-
1 # 教育家社群
-
2 # 教培行業於盼
我來簡單聊聊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我們從兩個角度去看
諮詢顧問自己都感覺貴第一種情況是諮詢顧問自己都感覺自己銷售的課程貴,這種情況有兩個可能性:
1.真貴。
…
2.諮詢顧問自己沒有深入瞭解課程價值,自己感覺不值。
諮詢顧問自己感覺不值,是從三方面造成的:自己對培訓收費的價格認知(感覺補課就應該很便宜)、自己對產品價值的理解(認為自己賣的課不好,老師教的一般等)、自己的收入及消費習慣(自己與目標客戶間收入及消費習慣相差過大)。
所以,在解決家長感覺貴的問題上,首先諮詢顧問自己應該感覺課程不貴,只要針對上面所說的三個方面進行解決就可以了:
1.要讓諮詢顧問知道課程產品的成本
2.要保證機構的課程產品對家長及學生有效,並讓諮詢顧問完全瞭解。之前獵頭一位諮詢顧問時,她提出的要求是能保證後端產品沒問題,保證自己賣的安心。
3.保證諮詢顧問收入情況,其實很多機構的顧問收入都很高(尤其個性化機構)。
家長感覺貴第二種情況是自己認為不貴,但是家長感覺貴。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思考或解決問題:
目標群體錯誤
產品不可能針對所有人,大眾浴池再便宜,也吸引不到去洗浴中心的人。同樣的,每個機構有每個機構的目標群體。
產品外化
這個我說過多次了,培訓機構的產品同質化問題嚴重,同時不容易把自己的特點跟家長解釋清楚,很多情況下,你比旁邊機構好,但是不能讓家長深入瞭解,家長看到的只能是你機構比旁邊貴。
當然了,大雞和小雞並不容易被人分辨,但一隻鴕鳥可以讓人一眼看出來。不要期望大雞賣鴕鳥的價格。
話術
再就是從話術上做出一些設計,這類東西在網上能搜尋到很多,這裡隨便舉兩個例子:
價格稀釋:週末孩子過來除了上課,再安排上自習,並幫著做自習計劃,加上平時的答疑、群內打卡等等活動,可以把價格平均到每天或者週末的所有在機構時間。
分配到知識點或分數:如果課程是按照目標分數做的計劃,可以把收費分配到每個考點或分數
回覆列表
對於題主的這個問題,首先你需要擺正你的心態,就是你不欠別人什麼,你也不忽悠什麼,家長來詢價肯定是有需求,不管這個需求是急切還是不重要,肯定不會是因為閒著沒事來詢諮詢的,所以你的心態和狀態一定要不卑不亢。
家長在意價格多少,往往處於對產品的價值沒有深入瞭解,再就是消費心理習慣,就是想得一些便宜,想要用最低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價值,那麼我們就需要把課程的價值最大化,而不是在價格上糾結。價值最大化的幾種方法:
1、教學成果資料化;
2、教學資源資料化;
3、教學過程外化;
4、我校的服務外化;
5、服務體感外化;
6、家長反饋外化。
將抽象的、口頭的課程價值資料化後,引導家長做對比,貨比三家,讓家長自己去拿我們的特色和優勢去對比其他,從心理層面告知客戶:我們不怕貨比三家,同時,我們都是相互選擇,誰也不欠誰,你選擇了我們,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你沒有選擇我,盡我們最大的能力體現我們的特色,加深你對我校的印象,當前不選擇我們,不代表將來你不會選擇我們,只要吸引力夠。
最後再補充一些諮詢師臨門一腳的逼單方法:
1、拿到孩子承諾、試聽老師反饋因為大多數家長還是會尊重孩子的想法,所以孩子試聽完後,諮詢老師一定要去詢問孩子是否喜歡老師,喜歡校區、想不想在這裡學習,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當著家長的面拿到孩子的承諾。
諮詢老師要和上課老師溝通面談情況,讓上課老師更詳細瞭解孩子,再給家長進行反饋,反饋後老師一定要詢問一下,還有沒有其他事情,因為老師要忙著回去上課,以表示老師很優秀、課很滿,以此來促進家長拍單。
2、塑造危機感家長猶豫,其實代表家長對我們還是挺滿意的,只是有一些疑慮,所以在家長猶豫時要促進他做決定,必要時可以幫家長做決定。可以透過塑造危機來達成,主要包括孩子學習現狀和時間的緊迫性兩方面。
3、交定金在家長猶豫時,可以讓家長先交定金,先把任課老師的名額佔著,如果考慮後還是覺得不合適,可以拿著收據過來退定金。需要注意的是,交定金的金額儘量多一些,一般是500以上,因為交的少,家長不會放在心上。
4、給優惠家長如果覺得價格有些貴,可以適當給家長一些優惠。需要注意的是,給優惠要分階段進行,不能一下子亮出底線,每降一次都要表現出一籌莫展、束手無策的無奈樣,並且讓家長覺得優惠是你好不容易幫忙申請的,讓家長記你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