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史書記載,諸葛亮在主持政事期間分別進行過五次針對曹魏政權的北伐戰爭,分別發生在公元228年春、公元228年冬、公元229年春、公元231年和公元234年。
遺憾的是,這五次北伐均以蜀漢的失敗而告終,從而激起了古往今來的學者對於諸葛亮北伐的大討論。關於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目前學術界比較一致的看法是認為蜀國在當時三國鼎立的格局之中屬於弱勢一方,唯有以攻為守,才能圖得生存,另外,恢復漢室的願望也是激勵蜀國眾人北伐的次要原因。而關於五次北伐失敗的原因,則可歸納為下列幾種說法:
1. 《三國志》作者陳壽的觀點是應變將略之事,不是諸葛亮的長處,其長處在於治國理政而非戰事謀略,加之與其作戰的對手又都是當時的英傑(如司馬懿),故五次北伐均未能成功。
2. 蜀國國力在三國之中較為弱小是北伐失敗的主因。當時蜀華人口僅94萬,吳國和魏國的人口則分別達到了230萬和443萬,三國實力的對比由此可見一斑。
3. 蜀主劉禪的無能,不僅不能為大軍提供穩定的補給等保障,還耽於遊戲和享樂,拖累前方的戰事。五次北伐之中有三次都是因為糧草不繼而導致北伐難以維繫,可見後主之昏庸。
4. 此外,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諸葛亮在北伐的過程中有幾處戰略失誤導致了最終的失敗,例如,第一次北伐之中諸葛亮在用人方面出現失誤,導致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失敗;再如,在蜀魏之爭的過程中,魏軍採用的往往是堅守不戰的消耗策略,顯然是針對蜀軍糧草供給困難而做出的應對,然而諸葛亮歷經多次北伐,雖然也嘗試去解決蜀軍糧草問題,但從未真正解決,幾次北伐都困於糧草,這固然與後主昏庸、後方不穩有關,但也反映出諸葛亮缺乏全域性的考量,未做完全只准備就貿然出手,結果只能是失敗。
可見,北伐的失敗從根本上來看是實力對比的懸殊,但從細節來看,也與諸葛亮本人的戰略規劃不完備有關係,這兩重因素都要加以考慮,方能明白北伐失敗之緣由。
根據史書記載,諸葛亮在主持政事期間分別進行過五次針對曹魏政權的北伐戰爭,分別發生在公元228年春、公元228年冬、公元229年春、公元231年和公元234年。
遺憾的是,這五次北伐均以蜀漢的失敗而告終,從而激起了古往今來的學者對於諸葛亮北伐的大討論。關於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目前學術界比較一致的看法是認為蜀國在當時三國鼎立的格局之中屬於弱勢一方,唯有以攻為守,才能圖得生存,另外,恢復漢室的願望也是激勵蜀國眾人北伐的次要原因。而關於五次北伐失敗的原因,則可歸納為下列幾種說法:
1. 《三國志》作者陳壽的觀點是應變將略之事,不是諸葛亮的長處,其長處在於治國理政而非戰事謀略,加之與其作戰的對手又都是當時的英傑(如司馬懿),故五次北伐均未能成功。
2. 蜀國國力在三國之中較為弱小是北伐失敗的主因。當時蜀華人口僅94萬,吳國和魏國的人口則分別達到了230萬和443萬,三國實力的對比由此可見一斑。
3. 蜀主劉禪的無能,不僅不能為大軍提供穩定的補給等保障,還耽於遊戲和享樂,拖累前方的戰事。五次北伐之中有三次都是因為糧草不繼而導致北伐難以維繫,可見後主之昏庸。
4. 此外,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諸葛亮在北伐的過程中有幾處戰略失誤導致了最終的失敗,例如,第一次北伐之中諸葛亮在用人方面出現失誤,導致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失敗;再如,在蜀魏之爭的過程中,魏軍採用的往往是堅守不戰的消耗策略,顯然是針對蜀軍糧草供給困難而做出的應對,然而諸葛亮歷經多次北伐,雖然也嘗試去解決蜀軍糧草問題,但從未真正解決,幾次北伐都困於糧草,這固然與後主昏庸、後方不穩有關,但也反映出諸葛亮缺乏全域性的考量,未做完全只准備就貿然出手,結果只能是失敗。
可見,北伐的失敗從根本上來看是實力對比的懸殊,但從細節來看,也與諸葛亮本人的戰略規劃不完備有關係,這兩重因素都要加以考慮,方能明白北伐失敗之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