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吃熱狗早教育兒

      一場秋雨一場涼,眼看著氣溫慢慢降了下來,馨予特意給寶寶買來了一大堆好看的秋裝,可是買都買了,孩子奶奶卻始終不讓給孩子穿,孩子奶奶說:“這才剛剛到秋天,氣溫正合適,只要沒有突然降溫,就不用著急給孩子加衣服,這叫‘春捂秋凍’”。可天氣一點點變涼,看著寶寶還在穿著單薄的衣服,馨予不禁開始對“春捂秋凍”這個老傳統懷疑起來。

      “春捂秋凍”的說法由來已久,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卻很少有人真正應該怎樣去做,那麼“春捂秋凍”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適不適用於身體脆弱的寶寶身上呢?下面就帶大家一起一下。

      

      為何要春捂秋凍?

      受到春夏秋冬四季變化的影響,人體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擁有了生理性散熱和保暖功能。在寒冷的時候,人的表皮汗腺和毛孔都會閉合。在冬天剛剛過去的時候,毛孔逐漸開啟,但由於春天的風比較大,所以儘管溫度有所上升,但依然會有寒氣進體的危險,再加上春天經常會有“倒春寒”,如果衣服脫太早的話,人感冒受涼的機率就變得很大。而秋天的降溫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該逐漸新增衣著,慢慢的適應外部環境。如果加衣服太早,身體就會變得敏感,自我調節功能得不到鍛鍊,等到天氣寒冷的時候,一旦受點涼就容易生病,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身體抵抗力不行。

      

      適不適用於寶寶?

      寶寶出生後,身體也需要學會逐漸適應外界的溫度變化,鍛鍊自己的體溫調節功能,如果在秋天過早的幫孩子保暖,等到進入冬天后,寶寶就很難適應寒冷的天氣。古人有一套薄衣之法,強調了少穿衣服的習慣應從秋天開始養成,逐漸適應,等到到了冬季再新增衣服。這樣不僅可以鍛鍊寶寶的耐寒力,又不致於令寶寶受風寒。

      

      注意事項

      當然,“春捂秋凍”並不是一味的不給寶寶脫衣服或不讓寶寶加衣服,在一些特殊天氣,例如當室內外溫差大於7℃時,就應該及時幫新增衣服了,否則容易感冒。秋季的晝夜溫差變化不斷加大,如果晝夜溫差小於8℃,寶寶可以接受耐涼鍛鍊,但當晝夜溫差大於10℃時,家長應該及時給寶寶新增衣物。

      

      “春捂”和“秋凍”雖然對提高人體抵抗力有好處,但都要根據寶寶和天氣的具體狀況而定,家長一定不能太死板哦!

    另外三歲之後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牴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透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搜尋【貓小帥學漢字】應用有驚喜哦,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遊戲鞏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相信你的朋友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