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08873978285

    在教育領域廣泛應用資訊科技、開發教育資源、最佳化教育過程、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是教育資訊化的原始動力,也是推動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培養適應資訊社會要求的創新人才,以及促進教育現代化的基礎和前提。  當今世界各國,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日趨激烈,而且將長期存在。

    這種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人才的數量和質量,而人才競爭的實質是教育的競爭。教育要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和戰略步驟相適應,才能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足夠的人才支援。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深化教育改革,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育內容和方法,逐步建立適應21世紀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新的教育體系。

    因此,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出路在於改革。改革的內在動力,一方面來源於現代資訊科技在教育領域的滲透和應用,大大地改變了教育的技術手段和方式;另一方面是來自社會經濟發展的迫切要求。其中以資訊科技在教育領域的全面運用為核心的教育資訊化為推動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時機和條件。

      資訊社會的發展不僅對人才的數量,更重要的是對人才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資訊社會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應當是,具有全面而堅實的文化基礎(特別是資訊方面的文化基礎),能不斷自我更新知識結構,能與人合作共事,富有創造性和應變能力並具有高尚道德品質的一代新人。

    為了能夠適應資訊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資訊社會的人才必須具有很強的資訊獲取、資訊分析和資訊加工的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興到潁上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