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nnsm23758
-
2 # 使用者8451710051916
1、“With”:用於表示同時出現在同一文獻的一個欄位的兩個詞,用With連線檢索詞A和檢索詞B,檢索式為:“Awith B”。
2、“Near”:用於表示不僅要同時出現在一條記錄的同一欄位裡,還必須在同一個子欄位裡的兩個詞,用Near連線檢索詞A和檢索詞B,檢索式為:“A NearB”。
3、“Near#”:“#”代表一個常數,用Near#連線檢索詞A和檢索詞B,檢索式為:“A near# B”表示檢索詞A和檢索詞B之間有0~#個單詞的文獻(A和B在同一記錄、同一欄位裡)。在near後加一個數字,指定兩個詞的鄰近程度,且不論語序。
4、“AND”與“ *”:用於表示其所連線的兩個檢索項的交叉部分,也即交集部分。如果用AND連線檢索詞A和檢索詞B,則檢索式為:A AND B(或A*B)。
5、“OR”與“+”:用於表示連線並列關係的檢索詞。用OR連線檢索詞A和檢索詞B,則檢索式為:AORB(或A+B)。
6、“NOT”與“—”:用於表示連線排除關係的檢索詞,即排除不需要的和影響檢索結果的概念。用NOT連線檢索詞A和檢索詞B,檢索式為:A NOT B(或A—B)。
擴充套件資料:
在一個檢索式中,可以同時使用多個邏輯運算子,構成一個複合邏輯檢索式。複合邏輯檢索中,運算優先級別從高至低依次是not、and、near、with、or,可以使用括號改變運算次序。
檢索中邏輯算符使用是最頻繁的,邏輯算符使用的技巧決定檢索結果的滿意程度。用布林邏輯表達檢索要求,除要掌握檢索課題的相關因素外,還應在布林算符對檢索結果的影響方面引起注意。另外,對同一個布林邏輯提問式來說,不同的運算次序會有不同的檢索結果。
布林邏輯運算子有4種,分別是And(邏輯與)、Or(邏輯或)、Not(邏輯非)、Xor(邏輯異或)。
1、And(邏輯與)邏輯與,釋義是相當於生活中說的“並且”。&&稱為邏輯與,只有兩個運算元都是true,結果才是true。 && 稱為簡潔與或者短路與,也是隻有兩個運算元都是true,結果才是true。
2、Or(邏輯或)如果一個運算元或多個運算元為 true,則邏輯或運算子返回布林值 true;只有全部運算元為false,結果才是 false。4、Not(邏輯非)邏輯非就是指本來值的反值。5、Xor(邏輯異或)如果a、b兩個值不相同,則異或結果為1。如果a、b兩個值相同,異或結果為0。布林邏輯運算子的由來:布林用數學方法研究邏輯問題,成功地建立了邏輯演算。他用等式表示判斷,把推理看作等式的變換。這種變換的有效性不依賴人們對符號的解釋,只依賴於符號的組合規律 。這一邏輯理論人們常稱它為布林代數。20世紀30年代,邏輯代數在電路系統上獲得應用,隨後,由於電子技術與計算機的發展,出現各種複雜的大系統,它們的變換規律也遵守布林所揭示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