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692471985152

    他們是唇齒相依的關係,我認為:沒有控制的計劃是“水中月”,沒有計劃的控制是“無頭蠅”。

    引文: 主生產計劃是宏觀向微觀過渡的層次,物料需求計劃是微觀計劃的開始,是具體的詳細計劃;而生產作業控制或車間作業控制是進入執行或控制計劃的階段。把經營規劃作為計劃與控制的最高層次,說明ERP內部整合系統對企業經營戰略重要性的高度重視,一切都服從於企業的經營戰略。計劃與控制是企業管理的首要職能,它統一指導企業的各項經營生產活動。如果把企業比喻成一個人體,企業的經營戰略相當於人的大腦,推陳出新的產品是它的生命血脈,生產設施和能力資源相當於肌肉骨骼,而牽動人體各部活動的神經系統就是計劃與控制。這個比喻說明了計劃與控制在企業經營生產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說明它同企業經營目標、產品和資源的關係。

    1. 計劃與控制的作用 計劃的實質是使企業如何透過製造和銷售產品獲取利潤,它的作用是: (1)使企業的產出(包括產品和服務、數量和時間)滿足市場的需求。(2)有效地利用企業的各種資源,合理組織各類產品生產。(3)使投入能以最經濟的方式轉換為產出。控制的作用是:使計劃執行的結果不超出允許的偏差。這個允許偏差是指在數量和時間上客戶或市場能夠承受的偏差。ERP是最佳化整個供應鏈管理計劃的資訊化管理系統,內部整合雖然僅針對一個企業內部的計劃與控制,但它是整個供需鏈計劃與控制的核心組成。抓住計劃與控制這條主線,像人的神經系統一樣,協調企業各項經營生產活動以實現企業的經營戰略目標。計劃與控制同核心業務的關係,請回顧圖1.3。

    2. 計劃於控制流程 ERP內部整合的計劃與控制子系統是MRPⅡ系統的主線,包括對物料和成本的計劃與控制。因此對這一部分,我們有時直接稱“MRPⅡ系統”。就物料計劃與控制來講,有5個層次,其中計劃層次4個,即經營規劃、銷售與運作規劃(產品規劃)、主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最後第5個層次是執行層次,涉及企業內部資源的是生產作業控制,見表15.1。採購作業雖同屬執行層,但它所涉及的是企業外部資源,所以未在表15.1中出現。劃分計劃和執行層次的目的是為了體現計劃管理由宏觀到微觀、由戰略到戰術、由粗到細的深化過程。在對市場需求的估計和預測成分佔較大比重的階段,計劃內容比較粗略,計劃跨度也比較長;一旦進入客觀需求比較具體的階段,計劃內容就比較詳細,計劃跨度也比較短,處理的資訊量大幅度增加,計劃方法同傳統手工管理的區別也比較大。劃分層次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了明確責任,不同層次計劃的制訂或實施由不同的管理層負責,評價MRPⅡ實施業績時,不同管理層次要對各自的計劃實現率負責。不要簡單地從“層次”的角度來理解計劃管理,要看到它的實質是計劃管理由宏觀到微觀、由粗到細的計劃業務工作流程。在5個層次中,經營規劃和銷售與運作規劃帶有宏觀規劃的性質。主生產計劃是宏觀向微觀過渡的層次,物料需求計劃是微觀計劃的開始,是具體的詳細計劃;而生產作業控制或車間作業控制是進入執行或控制計劃的階段。通常把前3個層次稱為主控計劃(masterplanning),說明它們是制定和實現企業經營戰略目標的計劃層次。企業的計劃必須是現實和可行的,否則,再宏偉的目標也是沒有意義的。任何一個計劃層次都包括需求和供應兩個方面,對製造業就是需求計劃和能力計劃。要進行不同深度的供需平衡,並根據反饋的資訊,運用模擬方法加以調整或修訂。每一個計劃層次都要回答3個問題: (1)生產什麼?生產多少?何時需要? (what? howmuch? when?) (2)需要多少能力資源? (3)有無矛盾?如何協調? 換句話說,每一個層次都要處理好需求與供應的矛盾,平衡需求與供應,這是MRPⅡ原理的一個基本原則。做到計劃既落實可行,又不偏離經營規劃的目標。上一層的計劃是下一層計劃的依據,下層計劃要符合上層計劃的要求。如果下層計劃偏離了企業的經營規劃,即使計劃執行得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整個企業遵循一個統一的計劃,即所謂“一體化計劃(one plan)”,既有宏觀與微觀計劃的統一,又有銷—產—供計劃的統一、物料與資金計劃的統一,這是MRPⅡ計劃管理的核心精神。把經營規劃作為計劃與控制的最高層次,說明ERP內部整合系統對企業經營戰略重要性的高度重視,一切都服從於企業的經營戰略。企業的資訊化戰略一定是服務於企業的經營戰略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500強,格力空調被測出額定製冷量不達標。是行業現象,還是個案?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