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 就是單向的愛。
這個概念的提出不是孔子,是周文王,後來有周公將其制度化,由此,這兩人成為儒家思想最早的兩個大聖人,孔子更進一步將其理論化,因而孔子成為儒家思想的開創人和萬世師表。
那麼,“仁”具體是什麼意思呢?這要從其出現的時代背景來看。
商是一個非常暴虐的王朝,無論是歷史記載還是考古實據都證實了這一點。否認這一點的自己去殷墟看看去。
簡單說,商的想法和理論就是,商的統治是其祖先保護所致,而非天下蒼生供奉。天下蒼生本來就註定是商的奴隸,不光財物子女,甚至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無條件的歸商王所有,這一切都是商的祖先成為神以後安排的。
為了讓這種制度永遠延續,就要不停的向祖先神送上祭品,讓祖先神滿意高興,並繼續保護他們在凡世的子孫(就是商的統治層)。而祖先神最喜歡的祭品就是人。
所以,商王動輒侵伐周邊臣服的小國,隨意掠走下屬各國的臣民,然後把他們用各種殘酷的方式處死敬獻給祖先。整整幾百年,周邊的鄰國所有的人,從君主到老百姓都生活在恐怖的陰影下,因為商的刀斧會沒來由的砍下自己的脖子,僅僅因為商的祖先需要祭祀了。
他們也被迫接受了商的說法,商是天命所歸,自己和子孫存在的意義就是成為商的祖先神的祭品。
周文王就差點成為商的祭品,他的長子伯邑考就沒這個幸運,被煮成了人肉粥。為了避免子孫落入同樣的境地,他決心與天為敵,推翻暴政,但壯志未酬而去世。繼位的次子周武王也長期處在這種死亡威脅之下,以至於夜夜做噩夢,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為了排解他的恐懼,就總在周武王從噩夢中驚醒過來之時趕到床頭為其解夢,紓解他的恐懼,鼓勵他振作精神,負重前行。
可以想象,周國上下承受了多大的壓力,首先他們是逆天而行,對於處在矇昧狀態的古人來說,和天做對是不可想象的可怕——雖然這是商灌輸的觀點,但是幾百年下來,人人都信以為真了。其次,他們是揹負著整體族滅的風險,一旦失敗,全族上下都會成為商的祖先名下的犧牲。
所謂“仁政”,就是君主以寬容的心態去對待屬下,包括屬國的老百姓,而不能動輒砍腦袋,他的理論就是上天並非視萬物為芻狗,而是有好生之德。
也許是切身體會,也許是認為更有利於統治,周王最後採取了“仁政”的觀點而廢棄了商的“暴政”。
所以,仁就是君主要愛他們的臣民,仁愛、仁慈都是從上而下的,從下而上的不能叫“仁”,比如臣對君是“忠”,少對長是“孝”,順序不能搞錯。
民間最重仁義二字,這是對大哥級人物的要求,你要對同級大佬和兄弟講“義”,對自己的小弟和跟班講“仁”,如果你就是最底層的小弟,你就連講仁義的資格都沒有,當然,這不妨礙一些不夠資格的人天天把仁義掛嘴上。
民國時期,國軍將領中正劍都要刻“不成功便成仁”。意思也很簡單,執行任務沒完成,就是不成功,如果你還有力量你就要去爭取,你承認不成功就說明你沒有力量了,換句話說你的手下都完蛋了,那麼作為領導,你要對得起他們,要表現“仁”嘛,你的部下都在陰間,你要表現你的“仁”自然也要去陰間,所以,成仁就是對部下負責,自殺的代名詞。
五四時期批評封建道德就是批評仁義禮智信這些東西,因為這些是有高低貴賤等級之分,中國數千年曆史就是缺乏平等,因此陳勝吳廣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成為中國反抗不平等的象徵,宋王小波李順起義只是一場非常小的地方性起義,就因為他喊出了“均貧富等貴賤”的口號而傳頌千古。
但是,不能說“仁”有侷限性且虛偽就徹底否認其歷史意義,從文明發展來看,實行“仁政”是人類第一次對統治階層提出了約束的口號,第一次主動限制君主的權力,這是開天闢地第一次,在人類思想上的進步是毋庸置疑的,中國三千年歷史變革最大不過商周革命,還是有其道理的。
暴政好辦,看不順眼的下屬砍掉就是,仁政不好辦,屬下不聽你的你還不能無理由殺他,怎麼維持統治呢?周公提出了“禮”的概念,其實就是等級、次序,規定每個等級的人有不同的待遇,在吃穿住行上制定很繁瑣的規定,一個人從生下來就遵守這些規定,那麼他怎麼會謀反呢......一個人的等級只能乘牛車,讓他乘玉輿(天子車駕)他都不敢坐,他怎麼會纂位呢?
這個就是後來我們批評的奴性,儒家思想為了自身的統治,要不停地用“禮制”去洗腦,讓人有奴性不能反抗,所以儒家思想長期來看,會扼殺人的創新思想,因循守舊,越來越復古。
但是,仁政施行以後,底層百姓的生存機率大大提高,有了生存權才有發展可能,中國數千年的進步和領先與儒家思想是有關的。比如人殉,商以前是常態,周以後是逐步減少,即使有,也是被批評的物件,這些,都是“仁”的進步體現。
“仁” 就是單向的愛。
這個概念的提出不是孔子,是周文王,後來有周公將其制度化,由此,這兩人成為儒家思想最早的兩個大聖人,孔子更進一步將其理論化,因而孔子成為儒家思想的開創人和萬世師表。
那麼,“仁”具體是什麼意思呢?這要從其出現的時代背景來看。
商是一個非常暴虐的王朝,無論是歷史記載還是考古實據都證實了這一點。否認這一點的自己去殷墟看看去。
簡單說,商的想法和理論就是,商的統治是其祖先保護所致,而非天下蒼生供奉。天下蒼生本來就註定是商的奴隸,不光財物子女,甚至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無條件的歸商王所有,這一切都是商的祖先成為神以後安排的。
為了讓這種制度永遠延續,就要不停的向祖先神送上祭品,讓祖先神滿意高興,並繼續保護他們在凡世的子孫(就是商的統治層)。而祖先神最喜歡的祭品就是人。
所以,商王動輒侵伐周邊臣服的小國,隨意掠走下屬各國的臣民,然後把他們用各種殘酷的方式處死敬獻給祖先。整整幾百年,周邊的鄰國所有的人,從君主到老百姓都生活在恐怖的陰影下,因為商的刀斧會沒來由的砍下自己的脖子,僅僅因為商的祖先需要祭祀了。
他們也被迫接受了商的說法,商是天命所歸,自己和子孫存在的意義就是成為商的祖先神的祭品。
周文王就差點成為商的祭品,他的長子伯邑考就沒這個幸運,被煮成了人肉粥。為了避免子孫落入同樣的境地,他決心與天為敵,推翻暴政,但壯志未酬而去世。繼位的次子周武王也長期處在這種死亡威脅之下,以至於夜夜做噩夢,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為了排解他的恐懼,就總在周武王從噩夢中驚醒過來之時趕到床頭為其解夢,紓解他的恐懼,鼓勵他振作精神,負重前行。
可以想象,周國上下承受了多大的壓力,首先他們是逆天而行,對於處在矇昧狀態的古人來說,和天做對是不可想象的可怕——雖然這是商灌輸的觀點,但是幾百年下來,人人都信以為真了。其次,他們是揹負著整體族滅的風險,一旦失敗,全族上下都會成為商的祖先名下的犧牲。
所謂“仁政”,就是君主以寬容的心態去對待屬下,包括屬國的老百姓,而不能動輒砍腦袋,他的理論就是上天並非視萬物為芻狗,而是有好生之德。
也許是切身體會,也許是認為更有利於統治,周王最後採取了“仁政”的觀點而廢棄了商的“暴政”。
所以,仁就是君主要愛他們的臣民,仁愛、仁慈都是從上而下的,從下而上的不能叫“仁”,比如臣對君是“忠”,少對長是“孝”,順序不能搞錯。
民間最重仁義二字,這是對大哥級人物的要求,你要對同級大佬和兄弟講“義”,對自己的小弟和跟班講“仁”,如果你就是最底層的小弟,你就連講仁義的資格都沒有,當然,這不妨礙一些不夠資格的人天天把仁義掛嘴上。
民國時期,國軍將領中正劍都要刻“不成功便成仁”。意思也很簡單,執行任務沒完成,就是不成功,如果你還有力量你就要去爭取,你承認不成功就說明你沒有力量了,換句話說你的手下都完蛋了,那麼作為領導,你要對得起他們,要表現“仁”嘛,你的部下都在陰間,你要表現你的“仁”自然也要去陰間,所以,成仁就是對部下負責,自殺的代名詞。
五四時期批評封建道德就是批評仁義禮智信這些東西,因為這些是有高低貴賤等級之分,中國數千年曆史就是缺乏平等,因此陳勝吳廣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成為中國反抗不平等的象徵,宋王小波李順起義只是一場非常小的地方性起義,就因為他喊出了“均貧富等貴賤”的口號而傳頌千古。
但是,不能說“仁”有侷限性且虛偽就徹底否認其歷史意義,從文明發展來看,實行“仁政”是人類第一次對統治階層提出了約束的口號,第一次主動限制君主的權力,這是開天闢地第一次,在人類思想上的進步是毋庸置疑的,中國三千年歷史變革最大不過商周革命,還是有其道理的。
暴政好辦,看不順眼的下屬砍掉就是,仁政不好辦,屬下不聽你的你還不能無理由殺他,怎麼維持統治呢?周公提出了“禮”的概念,其實就是等級、次序,規定每個等級的人有不同的待遇,在吃穿住行上制定很繁瑣的規定,一個人從生下來就遵守這些規定,那麼他怎麼會謀反呢......一個人的等級只能乘牛車,讓他乘玉輿(天子車駕)他都不敢坐,他怎麼會纂位呢?
這個就是後來我們批評的奴性,儒家思想為了自身的統治,要不停地用“禮制”去洗腦,讓人有奴性不能反抗,所以儒家思想長期來看,會扼殺人的創新思想,因循守舊,越來越復古。
但是,仁政施行以後,底層百姓的生存機率大大提高,有了生存權才有發展可能,中國數千年的進步和領先與儒家思想是有關的。比如人殉,商以前是常態,周以後是逐步減少,即使有,也是被批評的物件,這些,都是“仁”的進步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