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大拙
-
2 # 每日創業案例庫
社群,是有共同愛好、共同需求的人組成的群體,有內容有互動,由多種形式組成。社群實現了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連線,提升了營銷和服務的深度,建立起高效的的會員體系,增強了品牌影響力和使用者歸屬感,為企業發展賦予新的驅動力。
舉例如下:
A、分享型社群:因為某種興趣愛好而走到一起的社群,以知識經驗分享、行業交流探討為基礎,在此基礎上衍生出相對應的產品或者服務,可以是輕度的,比如分享個購物連結,也可以是走的比較深的,比如從線上引導到線下課程等等。
B、銷售導向社群:社群運營人員需要自己去做使用者轉化和銷售,也可能是粉絲使用者,也可能是忠實使用者。利用你自己的銷售套路和話術,根據使用者的生命週期,標籤屬性,習慣愛好等,挖掘你個人號或者社群裡面可以被轉化的人。
C、賦能型社群:需要社群運營人員去為小B和導購賦能,提供工具和課程,或者是素材活動,幫助他們更好的賣貨。
簡單來說,私域社群是用來使用者留存,維護,裂變的(針對的是忠實使用者),社群運營人員需要做的就是要不斷的輸出內容和運營SOP。維持和使用者之間的關係,讓這些老使用者能夠持續不斷的復購。不用太多營銷性質的內容,老使用者會感受到你的服務,願意去為你做轉介紹,或者自己靜默下單。(適合大品牌維護自己的老客戶和會員,也適合那些靠做圈子社群的知識付費公司)
為什麼要做社群?我以實體店為例進行說明:
2019年,實體零售店經歷的關店潮:
疫情之後,實體店經營情況更是嚴峻。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使用者消費路徑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如果說之前更多是談概念,那麼疫情之後,我們正式逐步進入新零售時代。
為什麼要重視社群營銷,而且越是市場的頭部品牌,也開始越來越注重社群營銷。
傳統的業績公式=客流量X體驗率X轉化率X客單價X復購率。新零售時代的社群營銷,整體框架如下。
社群新零售重新定義了人、貨、場。要想跟上社群新零售的步伐,必須認真的去體會“人貨場”內在含義的變化。
我們先看幾個知名企業的社群零售案例
引流裂變:透過獎勵的方式推動社群使用者裂變,迅速拓展社群使用者數量。社群促活:透過抽獎等活動,促進社群活躍度,提高使用者粘性。社群轉化:直播、秒殺等活動促成社群的進一步轉化。裂變的核心是老帶新。只有把老使用者調動起來,才能形成使用者增長的迴圈。
完成社群初步引流之後,透過秒殺等活動繼續裂變。總共銷售3000份,排行榜最高的推薦人數140人。
還有,惠州50家商家聯盟分銷裂變引爆全城。強強聯合,形成更大的合力效應。
總結:社群裂變營銷的關鍵流程如下:
社群的價值
社群對企業與使用者的價值:
2020年疫情之下,部分企業靠社群零售進行自救。
不做社群,未來將無商可談——吳曉波
回覆列表
說到便利店如何做社群營銷,就不得不提一下我們樓下的便利店,我認為他是把網際網路社群營銷玩的666的人之一。
我家樓下的便利店,是非標準的夫妻店,忙不過來的時候父母會幫忙,典型的不能典型。
面積不大的小超市,貨品倒是十分齊全。
是一個比較大的連鎖的便利店品牌,有一定的品牌效應,所以生意倒還不錯。
但今天主要想說的是這個店的老闆娘的經營策略。
為什麼人多呢?因為便利店的老闆娘每天都會在群裡推薦一些他親自試吃過的水果、飲料、點心、零食、海鮮等等等等。
他推薦的東西都超好吃,質量又有保證,泰國進口的山竹啦,乳山的野生生蠔啦、手掌大小的竹節蟶啦、純手工製作的驢打滾啦,新鮮的楊桃、車釐子、油桃、紅提等等。一個月不在群裡花個幾百塊,我都渾身難受。
因為是團購的原因,品質有保證的同時,價格又很便宜,生蠔38元5斤,個個肥美,簡直就是業內良心了。
最可愛的是,這個老闆娘會為每一個商品配一段特別可愛的文案,有時候是有感而發的,有時候是借鑑某一句話,但一定是與商品有關的。這種特別小清新的文案,就會降低人們對於推銷商品的牴觸情緒。
其實這個小便利店搞的這些活動,並不算嚴格意義上的社群營銷,但是每一項活動,每一次抽獎,每一種商品,每一段文案都是在用心去做的,店家的用心,顧客是感受得到的,一旦被感染到,那自然而然就會成為你的忠實客戶啊,所以,無論你是幹餐飲,還是開便利店,用心總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