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原文】

    夫作者①曰聖,述者②曰明。陶鑄③性情,功在上哲④,夫子⑤文章,可得而聞,則聖人之情,見乎文⑥辭矣。先王聖化⑦,布在方冊⑧;夫子風采,溢於格言。是以遠稱唐世,則煥乎⑨為盛;近褒周代,則郁哉⑩可從。此政化貴文之徵也。鄭伯入陳,以文辭為功11;宋置折俎,以多文舉禮12:此事蹟13貴文之徵也。褒美子產14,則雲“言以足志,文以足言15”;泛論君子,則雲“情慾信,辭欲巧16”:此修身貴文之徵也。然則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辭巧,乃含章之玉牒17,秉文之金科矣18。

    譯文】

    所謂“聖”,就是能夠認識自然之道而獨立創作的人;所謂“明”,就是能夠理解聖人的著作而加以闡述其學說的人。用著作來陶冶人的性情,先哲在這方面有很大的功勞。孔子的學生子貢說,“孔子的文章是可以看得到的。”就是說這些著作裡,表達了聖人的某些意見或者主張。古代聖王的教訓,在古籍上面記載著;孔夫子的言行,都表現在那些富於教導人的格言裡面。所以,遠古的文章,孔子曾稱讚過唐堯之世,說“多麼興盛煥發啊!”對於近世,他褒揚過周代的文章,說“多麼豐富多彩啊,十分值得效法!”這就是政令教化方面重視文章的例證。春秋時鄭國攻入陳國,在對待晉國的責問中,鄭國的子產因善於言辭而立了功勞。宋國用最隆重的禮儀來接待晉國的趙文子,賓主言辭都很有文采,孔子特使弟子記錄下來。這些都是事業上以文為貴的例證。孔子褒揚讚美子產就說:“不僅能用語言成功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又能用文采成功地將語言修飾得很漂亮”;孔子一般地談到有才德的人就說:“情感應該真實可信,文辭應該巧妙精美。”這些都是個人的學習修養也應重視文采的證明。由此可見,思想要充實而言辭要有文采,感情真誠而文辭巧妙精美,這些就是寫作的基本法則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將毫秒數轉換成時間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