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角山海濱公園是廣州唯一的濱海公園,位於南沙區鹿頸村大角山旁,不收門票。
可以乘地鐵四號線到達,全程10元.
乘公交的話:乘302在沙溪村站轉657到金洲站轉番南專線到南沙客運站
整個公園分為文化園、海星沙、濱海、濱海溼地四個大的景區。
文化園景區是以海洋文化廣場為中心,縱橫兩條軸線貫穿其中兩條軸線從兩個方向貫穿全園,分別代表新舊兩條海上絲綢之路。廣州是中國古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南沙將建設為廣州乃至珠三角地區的海港、物流中心——即新時代的海上絲綢之路。新舊兩條絲綢之路交匯在一起,形成螺旋上升的漩渦,象徵著歷史的碰撞和交融,在此設計了海洋文化廣場。凸現古今歷史、文化的繼承、發展和碰撞。
海星沙景區在設計上主要以巨大的圓形為平面主要構圖元素, 巧妙的將被濱海大道分割開的公園與大海連為一體,形成一個時尚而又浪漫的都市新天地,整個圓環因濱海大道貫穿而分成東西兩部分,一半嵌在山腳、一半融入海中,水陸相聯,猶如落入南沙的一顆璀燦明珠。伸入海中的棧道既是一條景觀步道,功能上也是防浪堤,防止了人造沙灘被海浪捲走,亦控制圓環內的水位,使公園與大海似斷非斷、相分相聯,圍合形成了廣州第一人造城市海灘。
濱海景區位於公園南部,濱臨鳧洲水道,是公園的主要濱海景觀區。景區特色是以觀海、看潮、親水、沐浴Sunny、游泳、水上娛樂、出海觀光為主題。該景區最主要的景點有萬人觀海廣場,是整個公園觀賞海景的主要區域,該平臺的設計以眼睛的形狀為主要元素,突出了觀海的動態形象。
濱海溼地景區位於公園的北部有相對獨立的水體空間,它透過公園西部的水道與公園外的江海聯絡在一起,隨著外江的潮水變化,內湖的水位也會隨著變化,這便是濱海溼地景區.該景區主要表現以紅樹林及水生植物為主(水杉、落羽杉、池杉等)的濱水溼地植物景觀,由百花島、千島湖、七彩水森林組成。 公園種有喬木91種(7351株)、灌木20種(21503株)、地被14種(250686平方米),紅樹林植物10種(11710平方米)。植物規劃主要突出海濱公園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即典型的亞熱帶嶺南濱海植物特色,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棕櫚、紅樹林、落羽杉林、榕樹植物。濱海景區和海星沙景區:主要突出棕櫚科植物的特色,表現公園亞熱帶濱海區的植物風情。濱海溼地景區:以紅樹林和落羽杉林等濱水植物為重點,突出體現公園濱水溼地植物群落的自然野趣的特色。文化園景區:結合文化的主題,以榕樹為表現的重點,在海洋文化廣場,結合雕塑的設計,突出廣州、南沙榕文化的歷史特點。整個公園綠化的樹種能充分表現當地植被特色、反映地域風格、能作為景觀重要標誌的應用樹種。主要選用喬木類有小葉榕、高山榕、垂葉榕、大葉橡膠榕,臘腸樹、秋楓、木棉、美麗已木棉、大葉紫薇、尖葉杜英、海南紅豆、鳳凰木等;灌木類有紅絨球、決明、夾竹桃、紅桑、撒金榕、紅花繼木、桂花等;紅樹林類有秋茄、木欖、桐花樹、白骨壤、海漆、海桑、無瓣海桑、老鼠勒等;棕櫚類有大王椰子、假檳榔、蒲葵、散尾葵、三藥檳榔、短穗魚尾葵、魚尾葵等。
大角山海濱公園是廣州唯一的濱海公園,位於南沙區鹿頸村大角山旁,不收門票。
可以乘地鐵四號線到達,全程10元.
乘公交的話:乘302在沙溪村站轉657到金洲站轉番南專線到南沙客運站
整個公園分為文化園、海星沙、濱海、濱海溼地四個大的景區。
文化園景區是以海洋文化廣場為中心,縱橫兩條軸線貫穿其中兩條軸線從兩個方向貫穿全園,分別代表新舊兩條海上絲綢之路。廣州是中國古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南沙將建設為廣州乃至珠三角地區的海港、物流中心——即新時代的海上絲綢之路。新舊兩條絲綢之路交匯在一起,形成螺旋上升的漩渦,象徵著歷史的碰撞和交融,在此設計了海洋文化廣場。凸現古今歷史、文化的繼承、發展和碰撞。
海星沙景區在設計上主要以巨大的圓形為平面主要構圖元素, 巧妙的將被濱海大道分割開的公園與大海連為一體,形成一個時尚而又浪漫的都市新天地,整個圓環因濱海大道貫穿而分成東西兩部分,一半嵌在山腳、一半融入海中,水陸相聯,猶如落入南沙的一顆璀燦明珠。伸入海中的棧道既是一條景觀步道,功能上也是防浪堤,防止了人造沙灘被海浪捲走,亦控制圓環內的水位,使公園與大海似斷非斷、相分相聯,圍合形成了廣州第一人造城市海灘。
濱海景區位於公園南部,濱臨鳧洲水道,是公園的主要濱海景觀區。景區特色是以觀海、看潮、親水、沐浴Sunny、游泳、水上娛樂、出海觀光為主題。該景區最主要的景點有萬人觀海廣場,是整個公園觀賞海景的主要區域,該平臺的設計以眼睛的形狀為主要元素,突出了觀海的動態形象。
濱海溼地景區位於公園的北部有相對獨立的水體空間,它透過公園西部的水道與公園外的江海聯絡在一起,隨著外江的潮水變化,內湖的水位也會隨著變化,這便是濱海溼地景區.該景區主要表現以紅樹林及水生植物為主(水杉、落羽杉、池杉等)的濱水溼地植物景觀,由百花島、千島湖、七彩水森林組成。 公園種有喬木91種(7351株)、灌木20種(21503株)、地被14種(250686平方米),紅樹林植物10種(11710平方米)。植物規劃主要突出海濱公園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即典型的亞熱帶嶺南濱海植物特色,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棕櫚、紅樹林、落羽杉林、榕樹植物。濱海景區和海星沙景區:主要突出棕櫚科植物的特色,表現公園亞熱帶濱海區的植物風情。濱海溼地景區:以紅樹林和落羽杉林等濱水植物為重點,突出體現公園濱水溼地植物群落的自然野趣的特色。文化園景區:結合文化的主題,以榕樹為表現的重點,在海洋文化廣場,結合雕塑的設計,突出廣州、南沙榕文化的歷史特點。整個公園綠化的樹種能充分表現當地植被特色、反映地域風格、能作為景觀重要標誌的應用樹種。主要選用喬木類有小葉榕、高山榕、垂葉榕、大葉橡膠榕,臘腸樹、秋楓、木棉、美麗已木棉、大葉紫薇、尖葉杜英、海南紅豆、鳳凰木等;灌木類有紅絨球、決明、夾竹桃、紅桑、撒金榕、紅花繼木、桂花等;紅樹林類有秋茄、木欖、桐花樹、白骨壤、海漆、海桑、無瓣海桑、老鼠勒等;棕櫚類有大王椰子、假檳榔、蒲葵、散尾葵、三藥檳榔、短穗魚尾葵、魚尾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