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迷彩虎

    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確認本月17日22時55分在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附近發生了6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值得注意的是,在地震發生期間,四川多地透過警報,電視,手機等方式進行了提前61秒的地震波預警,給人員疏散以及規避提供了寶貴時機。

    這正是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建立的大陸地震預警網系統在發揮作用,其原理在於利用電波傳播速度遠遠大於地震波的特性,在地震造成進一步破壞之前,提前幾秒甚至數十秒對人員自動發出秒級響應地震波預報,讓人員可以在這個時間差之內做好相應的避險措施。

    可不要小看這短短几十秒,地震波的傳播速度為每秒 3.5千米,而電波的傳播速度則是每秒30萬千米,這差的可就多了,研究表明,預警時間為3秒的時候,可以減少14%的傷亡,時間為10秒的時候,則會減少39%的傷亡,而時間為20秒時,甚至能夠減少63%的傷亡。

    根據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所述,這項技術的首次應用,標誌著中國稱為繼日本,墨西哥之後,全球第三具有地震預警能力的國家,而且我們還處於世界先進水平,具有非常高的準確性和及時性,過去7年經歷的40次破壞性地震當中,從來都沒有誤報過,速度也比日本同類技術快將近30%,同時,該系統還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一般放炮,打雷,觸碰等事件並不會引起儀器響應,而一旦出現疑似地震波的動向,系統會立即在零點幾秒之內做出判斷來決定是否警報。

    目前,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已經建成全世界規模最為龐大的地震預警網,覆蓋了中國地震區90%的人口,總面積高達220萬平方公里,而這一切的背後,是因為王暾在經歷了汶川大地震之後,毅然決定從奧地利回國,籌集300萬元僱了7個人,開始研發地震預警系統,這個過程並不輕鬆,在最窘迫的時候,公司賬戶只剩下1.4元,還好及時獲得了成都高新區20萬元的扶持資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保鮮膜含有塑化劑?那還要不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