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TUCKdmsr

    檀淵之盟的前提是雙方都認識到即使打敗對方也是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的,這樣變數太多太大,那樣的話還是和平更符合當時的雙方利益。假設宋冒險成功了,一樣代價巨大,即使是在當時的東南亞也不是僅僅有遼和宋兩個勢力,那樣的後果非常大的機率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 2 # 國史記聞

    國史君(國史通論)認為,澶淵之戰是北宋時期宋朝唯一一次殲滅遼國主力的機會,可惜宋真宗沒有把握住,因為在經過宋太宗的幾次折騰(雍熙北伐和太平興國北伐)之後,宋朝軍隊“談遼色變”,已經沒有戰勝遼國的信心了。

    澶淵之戰爆發時,宋真宗在宰相寇準的建議加要挾之下御駕親征,給駐守黃河的宋朝士兵帶來了很大的鼓勵,當宋真宗站在澶州北城門樓上督戰時“軍皆呼萬歲,聲聞數十里,氣勢百倍”。宋真宗不知道,正在此時,遼國的主將蕭撻凜在巡視部隊時被宋朝的八牛弩射殺,遼國計程車氣一下子低落下來。

    另外,北宋與遼國的邊境線在今天津-雄縣一線,遼國主力從涿州出發,一路打到澶淵(在今河南濮陽附近),他們深入北宋境內長達300公里!此時遼國的戰線拉得太長了,而且是孤軍深入,此時遼國部隊的軍需補給本身就已經非常困難,再加上河北、山東等地又有十餘萬北宋部隊待命,遼國不得不迅速與北宋達成和議,迅速撤回,否則承天太后和遼聖宗很有可能被北宋俘虜!

    當時的宰相寇準和大將楊延昭(也就是楊延朗)都看出遼國已經是強弩之末而且處在大宋軍隊的包圍之下,他們建議拒絕議和,扼守各路要道將遼國主力圍殲,同時派部隊北上在切斷遼國後路的同時收復燕雲十六州,可惜宋真宗一心只願世界和平,否則遼國的未來一片慘淡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VIVO Z3目前還值得購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