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AO大神

    隨著知識的不斷更新和教育現代化的逐步深入,幼兒遊戲已被納入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遊戲是幼兒有效的學習形式。遊戲與幼兒主體發展的關係;遊戲與幼兒的情緒宣洩和心理健康的關係;遊戲與幸福快樂的童年生活的關係等問題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與關注。

    一、遊戲能激發幼兒語言交往的積極性。?

    語言交往能力是一種體現個性特徵的綜合心理能力,也是兒童適應生活、適應未來發展的一種基本能力,而遊戲是培養兒童這種能力的重要途徑。遊戲對於幼兒來說,是他們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動,遊戲過程本身就是兒童交往的過程。兒童在遊戲中常常需要將視覺資訊、聽覺資訊以及主觀感受、願望或要求轉換成語言,或者根據別人的意圖作出言語的反應。在遊戲中,兒童與成人、兒童與兒童之間雙向互動過程中的交往語言學習隨處可見。可以說,交往語言是在主動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構建的。例如:在遊戲“娃娃家”中,扮演母親的孩子對同伴態度不好,同伴就提出抗議:“媽媽說話不是這樣的,媽媽說話是輕輕的,很溫柔的。”扮演母親的小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媽媽”,但是她又必須改變自己的語言輸出方式,盡力去模仿“媽媽”說話的口氣,操持“家務”,照料“孩子”,分派家裡人的“工作”,並與周圍人交往,這樣她就能比較自然地學會交往語言。?

    二、遊戲能夠增強幼兒的自信、滿足幼兒心理需要。?

    美國心理學家馬爾茲認為,絕大多數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據過去的經驗——成功與失敗、榮耀與屈辱,特別是童年時的經驗而不自覺地形成的。遊戲是由兒童自發、自由、自選的沒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能滿足兒童需要的活動。例:我在開展遊戲活動中,觀察到我班小陽小朋友,看他長得高大,其實他的膽子特別小。有一次,我發現他自己吊起藥瓶不停地給自己扎針,遊戲結束後我跟他談話,他說:“平時爸爸媽媽帶我去打針,我總是又哭又叫,爸爸說我不像男子漢,丟臉。老師你看,剛才我給自己打針,不是沒有哭了嗎?”原來在遊戲中,他覺得自己做到了現實中做不到的事,證明了自己不是爸爸說的“丟臉”。從而滿足了自己的心理的需要,使幼兒被壓抑的情理問題能夠在遊戲中得到解決,自信心也就樹立了增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贊梅花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