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fmdr11525

    《松鼠》  作者簡介  布豐(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進化思想的先驅者。生於勃艮第省蒙巴爾城。貴族家庭出身,父親曾為州議會法官。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26歲入法國科學院。1739年起擔任皇家花園(植物園)園長。他用畢生精力經營皇家花園,並用40年時間寫成36卷《自然史》。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鳥類史》《爬蟲類史》《自然的分期》等部分,對自然界作了唯物主義的解釋。如《自然的分期》,像一部史詩,筆觸富於感情,以形象的語言、擬人的描寫使文章生動、活潑而有趣,至今為人們所珍視。課文根據《布豐文選》改寫。  他研究宇宙和物種的起源,主張生物的種是可變的,竭力倡導生物轉變論,並提出了“生物的變異基於環境的影響”的原理。  背景資料  松鼠,又稱灰鼠、普通松鼠。哺乳綱,齧齒目,松鼠科。體中型,長20~30釐米,尾20多釐米,尾毛蓬鬆。體毛多灰色,有的赤褐,腹面灰白色,冬季耳尖生出毛簇,耳殼灰黑色。前後肢均發達,前肢4指,後肢5趾,指(趾)端鉤爪鋒利,便於攀登。行動敏捷,善於在樹枝間穿行、跳躍,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實,有時也食昆蟲和鳥卵,冬季有貯積食物的習性,為森林害獸。可用樹葉等築巢,有時也用鴉、鵲廢巢安身。每年產仔1~4窩,每窩5~10仔。尾毛可做筆,毛皮可製衣。中國東北分佈最多,西北等地也有出產。文章主旨  這是一篇說明文,也是一篇描寫大自然中的小動物的文學作品。  透過對松鼠的形態、顏色、用途等方面的細緻描寫,勾畫出了這種小動物漂亮的外貌、馴良的習性和乖巧的性格,突出了松鼠令人喜愛的特點。  說它是說明文,因為它是一篇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旨在說明松鼠外貌(形態與顏色)、習性(馴良與乖巧)、用途(肉、毛、皮)及其他特點。說它是文學作品,因為它不同於一般的說明,它是將自己細緻入微的觀察與研究的結果,用文學語言準確、生動地表達出來,給人以一種藝術享受。  這種文藝性的說明文又稱為科學小品。它的特點是短小精煉,一篇集中說明一個問題,資料可靠,資料確鑿,力求知識的科學性;活潑生動,有豐富的聯想和想像,可敘述,可描寫,把科學融於藝術之中,引人入勝。《松鼠》一文很好地體現了這個特點。  結構分析  課文可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這一段是總括的話,用一句話簡明、準確地說明松鼠是怎樣的一種小動物。“很討人喜歡”是貫串全文的線索  第二部分(第2段),這一段承接上文,具體描述松鼠“漂亮”這個特點。主要寫了松鼠的面容、身體、四肢、尾巴和吃食的樣子。  第三部分(第3段),從它機靈的動作和生活習性,寫出它是一種活潑、有趣、馴良的小動物,加深了“討人喜歡”的印象。  第四部分(第4、5段),第一層(第4段),寫松鼠乖巧的習性。介紹松鼠過水的動作、不冬眠、十分警覺、跑跳輕快、叫聲響亮。  第二層(第5段),寫松鼠搭窩的方法。描述搭窩的先後次序和一系列複雜的動作以及窩口的設計,生動地表明松鼠的靈性。  第五部分(最後一段),寫松鼠的多產,毛的色澤,肉、毛、皮的用處,說明它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補充了“討人喜歡”的內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雲櫃超時怎麼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