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下雨的熱天

    1.要有新聞敏感性。 面對同一條資訊,別人沒有發觀或者說還沒來得及發現它的價值時,你能發現它,這就是新聞的判別能力,或者說是新聞的敏感性。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將在後一個章節裡詳細地介紹。 2.對任何事要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和見解。 所謂獨特,並不是說要稀奇古怪,講那些大家聽所未聽、聞所未聞的東西,而是說要善於觀察,能夠發現別人未能發現的問題。進行採訪時,能夠把問題提到點子上,不走彎路。 3.要勇敢。 有些問學膽子小,見到陌生人時,一句話都還沒說,臉就先紅了。這樣怎麼能夠很好地去進行調查訪問,發現新聞線索,並採寫新聞呢? 搞新聞,當記者,就離不開採訪。這就要求我們要用正確的態度來應對各種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的採訪物件,見到被採訪者要主動出示證件,作自我介紹,說話態度要客氣,舉止要自然大方,不要過於拘謹、膽小或不好意思。4.興趣廣泛、知識面廣。 平常看電視聽廣播,我們總是羨慕那些記者淵博的知識、幽默的談吐,他們怎麼會知道那麼多東西呢?說到底,這是一種知識的積累過程。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平時接觸的人多而雜,幾乎涉及到各行各業,等到馬上要去採訪某一個專業人士時,再去找相關的材料,臨時抱一抱佛腳,這樣往往起不了很大的作用。長期從事新聞工作,就必須多看、多讀、多問、多想,廣泛汲取多種營養,這樣才不至於出現事到臨頭一問三不知、不知所云等尷尬的場面,也只有這樣才能夠敏銳地發現新聞線索,順利地進行採訪,寫出有深度的新聞稿件.

    記者是在媒體中從事新聞採訪和報道工作的某者。在中國早期的新聞機構中,編輯和記者沒有嚴格的分工,編輯、採訪合一。1872年,《申報》創刊後開始設立訪員,專門採訪本地新聞。之後,《申報》在北京、南京、杭州、武昌、寧波、揚州等26個城市聘有“報事人”或“訪員”。1899年《清議報》第7期上出現“記者”一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庭、責任、男人該如何演繹多重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