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841逍遙

    謝邀請:我對家鄉的莜麵很是愛吃。但身在異鄉這裡的人不但不會吃,並且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超市裡剛開始有賣的雖然很貴卻又很少,每次去買一個大型超市賣的莜麵還不夠我一個人買的,再要沒有了。隨著老家人越來越多各自都從老家寄來了。現在我也從老家寄來了。這裡的主食實在是太單一了。朋友們全國能吃到莜麵的地方真的不多的。

  • 2 # 南溪九叔

    習近平總書記說:“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鄉愁是什麼?我們需要記住怎樣的鄉愁?

    鄉愁,是人們對自然的渴望與迴歸,是隔著陳舊的年華卻依然傳承的記憶,是“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諧思想;鄉愁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堅守,是我們與過往生活的情感對話。

    鄉愁是一種文化,我們對歲月的每一次回眸,都是對鄉愁無聲的祭奠。

    人生是一本難懂的書,我們尚未讀懂,就已翻閱了大半的滄桑,回想舊時光,鄉愁便成了原生的記憶。鄉愁也許就是兒時的小板凳、睡過的一張床;鄉愁也許是村口的那棵老樹;鄉愁也許是蜷縮在角落裡的一抹暖陽……

    進入21世紀後,隨著社會的急劇發展、競爭的急劇上升,環境的急劇變化,大量的外來文化、生活方式、道德行為準則都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人們漸漸淡忘了理性,疏遠了自然本真的情懷,過著無根的生活,在冰冷的都市往往找不到靈魂安放的角落。此時,鄉愁是一碗喝不完的老酒。

    鄉愁,是個深情而沉重的概念。記得住鄉愁,便是心安處,便是傳統與現代內在相連,文脈延亙。

    所以,鄉愁不是哪一種食物就可以代表,也不是哪幾種食物可以囊括。

    鄉愁就是一種情愫,一種情懷,一種地地道道的感受。

  • 3 # 林武師de文散打

    四川人嗜辣,誰不曉得?如果三天不吃辣,就像梁山好漢三天不吃酒一樣,說“嘴裡淡出鳥來!”

    若論出省,我最喜歡去雲貴,湖南,現在重慶分出去了,也算,因為都嗜辣,很容易找到同道。陝西、湖北也不錯,也敢吃辣。現在川菜走出去,幾乎全國各地都有了川菜館,似乎也吃得到辣,為啥加個“似乎”呢——因為到了有些地方,雖然叫川菜卻本地化了,麻辣不是川菜的中規中矩。這點以江浙沿海一帶尤甚。

    有次出差去上海,一連幾天吃當地菜,嘴就淡了,很想吃家鄉味了。一撥人東找西找終於看到一家打著川菜招牌的,急慌慌進去,就點了魚香肉絲、麻婆豆腐、水煮魚啦等等。

    菜終於在飢餓、連催中一碗一盤端上來,一桌人筷子各奔目標,結果,剛進嘴就紛紛驚叫“這個啥子魚香肉絲哦”、“這個啥子麻婆喲”、“這又是啥子水煮喲”,一個都不滿意——它們統一的味道就是:甜。

    把堂倌兒喊來一問,堂倌倒傻乎乎一臉認真的說,是川菜喲!……簡直莫法辯論。

    後來問有莫得回鍋肉,堂倌兒說有有有,有!回答的又脆又快。

    等回鍋肉端上來大家一看,全笑了——哭笑不得那種——天啦!這個哪是紅青間雜、醬香濃郁、油潤浸浸的回鍋肉?白絲拉垮肉片不曉得在鍋兒頭咋糊弄了一轉就剷起來端過來了嘛!

    大家有點兒怒了,把堂倌兒喊過來,紛紛質問:這個是回鍋肉啊——是川菜的回鍋肉啊?你確定?

    堂倌兒這回沒有先前的振振有詞了,他有些手足無措的摸摸後腦勺,不好意思的吶吶到,這個,這個……不好意思今天川菜廚師有事沒來,是……是我們這兒做清潔的阿姨炒,炒的——她在四川待過,真的,待過兩三年嘞!

    ……大家無言,只好默許了這傢伙的胡說八道,胡亂把飯刨進肚子,泱泱出來。

    當時那種特別特別想吃而沒吃到又被“騙”後的感覺,就是恨不得把堂倌兒撕了,然後衝進廚房找些辣椒,花椒,醬油……蘸來吃了!

    回成都第一件事就是:找個火鍋館兒,吃,吃吃吃,吃!一辣解千愁。或者,家去炒碗蛋炒飯,挖一大瓢家做紅油豆瓣兒放飯上面,狠狠吃!

    所以我一般不太喜歡去沿海,或北方出差,吃不慣。

    不過近來據說這些地方人也開始更能吃辣了。或許有所改觀?

    其實啊,家鄉味兒又何止這辣一味呢,圖片上那碗臘肉如何嘛,那也是濃濃鄉味——的一種啊!

    鄉愁,是一種情緒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plc輸入埠com與24v短接會出現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