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速速影片

    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山頂就是一座山最高的地方,一般圖裡會有一個三角形來表示,另外你會發現山頂處等高線是封閉的圓圈.鞍部:兩山中間比較平緩的地方.(其實想想駱駝就知道了,凸起的兩個點就是山頂,凹下的就是鞍部)陡崖:也稱斷崖.近於垂直的山坡.(懸崖絕壁)在地形圖上看就是N條等高線重合在一起.(也就是一條線上有很多短短打橫的線的那裡)山谷:兩山之間狹窄低凹的地方山脊:等高線 由高處向低處凸出的是山脊.在地形圖上分辨山谷山脊的頂好方法:用尺子(一開始用後來熟了瞄一眼就知道了)放在凸起或凹下的等高線上的點上.發現點處等高線比兩旁高的是山脊,比兩旁低的是山谷或山頂:一個圓圈套一個圓圈,裡邊的圓圈地勢高,外邊的地勢低.山谷:也是一個圓圈套一個圓圈,有的是半圓,但它和山頂不同的是,裡邊的地勢低,外邊高.山脊:它和半圓圈相套的山谷正好相反,裡邊的半圓圈地勢高,外邊的地勢低.山峰:就是一個小三角.鞍部:就是兩個靠的很近的山頂,看上去就像個奶罩.陡崖:就是一個山頂從中間切去一半,那個切線就是陡崖.

  • 2 # 使用者3114586111456

    山脊、山谷、鞍部等是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地形。

    等高線地形圖所表示的地理範圍比較小。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地形型別有:陡坡、緩坡、山谷、山脊、山地、盆地、陡崖、鞍部等八種。如果是大範圍的地形圖則屬於世界五大地形:山地、盆地、高原、平原、丘陵。一、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地形判讀:——結合插圖理解吧 1.等高線的疏密與坡度: 等高線之間的疏密可以表示坡 度的陡緩,稀疏處坡度緩(水平距離大),上山、開地、建築易,河流緩;密集處坡度大(水平距離小),上山、建築、開地難河流急。如圖中甲線路坡度緩,上山頂容易;乙線路坡度陡,上山頂難。2.等高線與山地和盆地:這兩種地形的等高線都成 閉合的不規則的圈,等高線數字內高外低的是山地,中間的黑色三角形是山頂;等高線數字內低外高的是盆地(窪地)。3.等高線與山脊和山谷: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凸出的是山脊;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只有山谷處才可能有小溪。4.等高線與鞍部:等高線兩邊高且有山頂,中間等高線相通的低的部分是鞍部。5.等高線與陡崖:2條或2條以上的等高線重合處就是陡崖。圖中B處就是陡崖。陡崖高度(一般是相對高度)的計算: 陡崖高度=(重疊的等高線條數±1)×等高距 注:有“以下”“不高於”字樣的是算陡崖最高高度則+;有“以上”“不低於”字樣的是算陡崖最低高度則-。最高高度>陡崖高度≥最低高度 6.等高線地形圖順口溜:閉合山頂或盆地,低脊高谷鞍部通,陡崖等高線重疊,河流只在山谷中,線稀坡緩上山易,密集坡陡攀山難。地形剖面最直觀,分層設色一目瞭然。二.五大地形的特徵 (1)高原:海拔1000米上,幅員遼闊,地面坦蕩(但不如平原平坦),或起伏較大,邊緣陡峭。(2)平原:海拔200米下,幅員遼闊,地面坦蕩或起伏不大,一望無際。(3)山地:海拔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大,相對高度大,坡度陡峭,形成座座山頭,延綿的山峰形成的帶狀山脈。(4)丘陵:海拔500米以下,有座座山頭,相對高度不大,坡度較緩,山間多有平壩河谷相間。(5)盆地:四周有高山或高原環繞,中間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孩姓馮幫忙起一個好聽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