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鏟盡崎嶇大道平

    國富論要看楊敬年翻譯的版本最好,翻譯準確。

    最早嚴復翻譯的版本是文言文,我們沒法讀。第二版是郭大力翻譯的,1931年翻譯的,介於文言文和現在的語言,看起來也非常費勁。然後刪減版,就完全是翻譯者自己精簡,捨棄太多有用的內容了,然後其他不知名的全譯版本,有些用詞不當,把非常有用的東西翻譯成沒用的東西了。比如楊敬年版本是,壟斷會獲得超額收益,有一個版本寫的是專賣會獲得超額收益。這其實是炒股非常有用的知識點,比如利潤率就是這個意思,如果投資100萬,淨利潤10萬,那公司需要7到10年左右才能擴大一倍規模,因為要再賺100萬投資需要十年左右。如果淨利潤有30萬,那麼3年就能賺到90萬,基本上可以用賺的錢擴大一倍規模,那麼股價也會增長一倍。壟斷和專賣兩個翻譯還是非常不用,壟斷能獲得的利潤是最高的利潤,而沒有競爭力的公司獲得的是最低的利潤,如果再低他們願意不做這個事情,做其他利潤高點的事情。

    財務裡面最重要的指標是近五年的營業額增長,代表公司把利潤用在了規模擴張上,規模不變淨利潤不變,股價就不會變,股價漲的原因是淨利潤漲了,淨利潤漲的原因是營業額漲了。公司很賺錢但是不擴大營業額就是不進取的公司。第二重要的淨利潤率,而不是淨資產收益率。比如兩個公司資產都是100萬,假設同時能賣出100萬產品,賣一百萬產品甲公司淨利潤率是20%,乙公司是10%,但是乙公司透過貸款100萬,同樣的甲公司一年利潤是20萬,乙公司因為兩倍萬淨資產賣了200萬產品,淨利潤也是20萬,那麼兩個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都是20%,因為淨資產是100萬,淨利潤是20萬。但是甲公司要想擴大一倍規模,只需要5年,賺到100萬投入進去。但是乙公司需要繼續增加200萬資產才能獲得另外的20萬利潤,這樣需要10年的淨利潤累計,甲公司擴大一倍規模增加一倍淨利潤需要5年,而乙公司需要10年,儘管他們的淨資產收益率一樣都是20%。所以,淨利潤率是比淨資產收益率要重要的指標。就好比衡量一個人的外型,身高比體重更好,因為同樣的160斤,180高的比160高的要更好。而不能說170斤的比160斤的好。

    怎樣選擇成長股也很看重淨利潤率,而國富論也說壟斷能保持高收益率,這就是巴菲特的護城河,比如茅臺,比如微軟,蘋果,其實他們都有壟斷,然後再弱一點就是特別的競爭力,比如保持領先,專利藥也算護城河。基本沒有好的書會說淨資產收益率,但是很多網上的文章會說淨資產收益率是黃金指標,但是我覺得這是錯誤的。我們還是要看《怎樣選擇成長股》和《國富論》這樣的書,不然完全會被繞暈。

    我今天看著我的車,我想如果讓我在我的車子和《國富論》這本書中只選一個,我會選《國富論》,因為它包含太多的智慧,而且國富論學到的東西,很可能一年就能買回來那輛車子。我一直覺得我賺的錢一半歸於《國富論》這本書,儘管厚了點,但是誰會嫌智慧太多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信社和農商行的區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