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詩歌理論中最著名的主張是:“奪胎換骨”、“點鐵成金”。即或師承前人之辭、或師承前人之意的一種方法,目的是要在詩歌創作中“以故為新”。黃庭堅在創作實踐中比較有效地運用了這種方法,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這種方法忽略了文學創作的唯一源泉即社會生活,所以也產生了較大的流弊。後來有一些缺乏創新精神的詩人奉此為圭臬,片面追求“無一字無來處”,而又不能“求新”,於是拾人牙慧,典故連篇,形象枯竭,形成了江西詩派中的末流。這是江西詩派長期以來受人譏評的主要原因。 然而,“奪胎換骨”、“點鐵成金”,只是黃庭堅詩歌理論的一面,它對江西詩派中比較傑出的詩人並沒有產生很大影響。黃庭堅的詩歌理論還有另外一面,即要求詩人以“自成一家”為努力目標,在下苦功掌握藝術技巧的基礎上擺脫技巧的束縛而達到“無斧鑿痕”的最高藝術境界。江西詩派中的幾位重要詩人受此影響很大,陳師道論詩以“學仙”為喻,韓駒論詩以“參禪”為喻,呂本中論詩重“活法”,其中都包含著“學然後悟”和“求新”的意義。正因為如此,江西詩派的成員之間雖然師友傳授,關係密切,但他們的藝術風格並非一成不變。黃庭堅的詩以生新瘦硬見長,其他詩人也各具特色:陳師道的詩比較樸拙,呂本中的詩比較明暢,曾□的詩趨向活潑,陳與義的詩又趨向雄渾,沒有“千人一面”的缺點。即使才力較薄的徐俯、韓駒等人也頗有自立的氣概。所以,江西詩派是中國古典詩歌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作品是宋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藝術風格是構成宋詩獨特風貌的一個重要因素,它的詩歌理論也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 在黃庭堅的影響下,北宋後期逐漸形成了所謂“江西詩派”。兩宋之際的呂本中,在他的《江西詩社宗派圖》中,首先提出了“江西詩社宗派”的名稱,指出了江西詩派存在的事實。他把黃庭堅尊為詩的創始人,又列舉陳師道等二十五名詩人作為其中成員。宋末元初的方回又進一步提出江西詩派的“一祖三宗”之說,“一祖”指杜甫,“三宗”指黃庭堅、陳師道和陳與義。江西詩派是宋代影響最大的文學流派。陳師道是江西詩派的重要成員,與黃庭堅並稱“黃、陳”。除陳師道外只有韓駒、饒節、洪芻、洪朋、洪炎、晁衝之、李彭、謝逸、謝薖等人有較多作品流傳;其餘的只有零星作品留存,甚至湮沒無聞。詩派成員大多受到黃庭堅直接或間接的指點,他們的詩歌創作也或深或淺地受到黃詩的影響,所以在題材取向和風格傾向上都比較相近,確實是一個聲同氣應的詩歌流派。
黃庭堅詩歌理論中最著名的主張是:“奪胎換骨”、“點鐵成金”。即或師承前人之辭、或師承前人之意的一種方法,目的是要在詩歌創作中“以故為新”。黃庭堅在創作實踐中比較有效地運用了這種方法,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這種方法忽略了文學創作的唯一源泉即社會生活,所以也產生了較大的流弊。後來有一些缺乏創新精神的詩人奉此為圭臬,片面追求“無一字無來處”,而又不能“求新”,於是拾人牙慧,典故連篇,形象枯竭,形成了江西詩派中的末流。這是江西詩派長期以來受人譏評的主要原因。 然而,“奪胎換骨”、“點鐵成金”,只是黃庭堅詩歌理論的一面,它對江西詩派中比較傑出的詩人並沒有產生很大影響。黃庭堅的詩歌理論還有另外一面,即要求詩人以“自成一家”為努力目標,在下苦功掌握藝術技巧的基礎上擺脫技巧的束縛而達到“無斧鑿痕”的最高藝術境界。江西詩派中的幾位重要詩人受此影響很大,陳師道論詩以“學仙”為喻,韓駒論詩以“參禪”為喻,呂本中論詩重“活法”,其中都包含著“學然後悟”和“求新”的意義。正因為如此,江西詩派的成員之間雖然師友傳授,關係密切,但他們的藝術風格並非一成不變。黃庭堅的詩以生新瘦硬見長,其他詩人也各具特色:陳師道的詩比較樸拙,呂本中的詩比較明暢,曾□的詩趨向活潑,陳與義的詩又趨向雄渾,沒有“千人一面”的缺點。即使才力較薄的徐俯、韓駒等人也頗有自立的氣概。所以,江西詩派是中國古典詩歌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作品是宋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藝術風格是構成宋詩獨特風貌的一個重要因素,它的詩歌理論也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 在黃庭堅的影響下,北宋後期逐漸形成了所謂“江西詩派”。兩宋之際的呂本中,在他的《江西詩社宗派圖》中,首先提出了“江西詩社宗派”的名稱,指出了江西詩派存在的事實。他把黃庭堅尊為詩的創始人,又列舉陳師道等二十五名詩人作為其中成員。宋末元初的方回又進一步提出江西詩派的“一祖三宗”之說,“一祖”指杜甫,“三宗”指黃庭堅、陳師道和陳與義。江西詩派是宋代影響最大的文學流派。陳師道是江西詩派的重要成員,與黃庭堅並稱“黃、陳”。除陳師道外只有韓駒、饒節、洪芻、洪朋、洪炎、晁衝之、李彭、謝逸、謝薖等人有較多作品流傳;其餘的只有零星作品留存,甚至湮沒無聞。詩派成員大多受到黃庭堅直接或間接的指點,他們的詩歌創作也或深或淺地受到黃詩的影響,所以在題材取向和風格傾向上都比較相近,確實是一個聲同氣應的詩歌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