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樹原張雪燕

    用正面確認、持續確認、反覆確認的方法感覺傳遞給他,讓他覺得:我能行。

    調動周圍可以影響到他的資源,父母確認、老師確認、小夥伴確認、專業人士確認累加在一起,就能夠透過外界的認同影響到他自我認同。這是一個幫助他建立自信和提升自我價值的過程。

    父母確認主要是透過情感力量給到支援,和孩子和互動的時候列舉出以前他可以的具體事例,讓他覺得我是一個行的人就可以做行的事兒。專業人士的確認是透過權威的力量具體地指出哪一個節點、哪一個方面、哪一個音符呈現的特別好,讓他在心理上得到具體的支援。

    所有的教育,都是透過周邊的環境最終完成自我教育,所有的學習都是透過環境的支援,最後實現自行運轉,向自己學習自我探索。在擁有內源力量之前的外援力量是很重要的。

    家長的任務就是塑造孩子的生命之根,向他傳遞——你可以!當他把"你可以"變成"我可以"的時候,就實現了"向下紮根、向上成長"。

    這其中他認可並且尊敬的專業人士的確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2 # 醉自然

    淘氣,任性,不重視音樂的孩子,時常有之。常常,當我挾著精心的備課,熱情高漲的走進教室的時候,他們卻吱吱喳喳東張西望;當我要領著他們酣暢淋漓地引頸高歌時,他們又沉默地讓我心裡發慌。

    他們對音樂的冰淡,把我夢想的溫度降為冰點。

    我把這樣的沮喪,發給我的同事兼導師。

    【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認為: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說透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常人無以振拔的苦難。

    我們的音樂教育,就是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

    作為音樂教師,我們的艱難,在此,我們的神聖,也在此。

    ——共勉我們的音樂課堂。】

    我懷著虔誠走進了導師的課堂,第一次觀課,我就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在孩子們自主歌唱練習環節,我旁邊的女孩子,緊閉雙唇。

    老師走到她身邊輕聲詢問,她答“從來不喜歡唱歌,今天當然也不唱”。正當我為女孩兒的放肆行為感到氣憤與焦急時,老師輕輕搬來凳子,坐在她身旁,說:“這首曲子可好聽了,老師特別想和你這樣有音樂氣質的女孩一起唱,我們像好朋友那樣,先小聲地來個合唱,我小聲主唱,你小聲跟唱,好嗎?”望著老師真誠的目光,女孩子點了點頭。

    當女孩子大聲主唱,老師和全班孩子共同跟唱的時候,整座教室為之陶醉,然後,掌聲雷動。我看到女孩的眼睛,光亮閃爍。就這樣,沒有失望,沒有嚴厲,姜老師用真誠的愛與智慧,換來了孩子的信賴與愛戴。

    那一刻我懂得了,孩子的“我能行”,需要教師的成全。成全的力量,一是教師的智慧,二是教師的熱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胡椒粉在調味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