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草莓愛畫畫

    魚唇和熊掌都是古代八珍之一,是珍貴的食材,只有在宮廷才能享受到的食物。所以孟子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最早食用熊掌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吃熊掌的本意是為了報復周王統治。這個淵源很久遠,如《史記·五帝本紀》載軒轅有熊國號。當時的“國”,實為部落。以熊、羆、貔、貅、貙、虎六種獸為部落圖騰,熊是六個部落的總領被看做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代表,因此漢代有很多文物上有熊的造型把熊看做是神靈。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氏。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楚國祖先族姓羋,正是熊氏,但是因為遠離中原,在當時中原人認為楚國是蠻族但是國力強盛所以吃熊掌來表達蔑視,因此吃熊掌開始流行成為當時的時尚。《家語》記載說:“孔子年十九,娶於宋之並官氏之女,一歲而生伯魚,伯魚之生,魯昭公使人遺之鯉魚。夫子榮君之賜,因以名其子也。”國君魯昭公把鯉魚作為禮物送給孔子賀其得子,而孔子又名其子為“孔鯉”,可見人們對鯉魚的看重。在舊的生育崇拜中,由於魚產卵多多,人們就借魚來祈求多子多福或借魚來謀求社會人多勢盛。於是,也就產生了用多子的蓮蓬、荷花、童子與鯉魚組合成如“鯉魚戲蓮”、“童子抱魚”、“鯉魚撒子”等圖案,多用在婚禮和生子的喜慶場合。有人也把形容夫婦恩愛和人對環境的諧調及事業的順利,比喻為“如魚得水”。也有把兩條神仙魚和荷花相組合的圖案,稱作“神仙伴侶”,寓為人世間夫妻情意綿綿,同根同心;還有把數尾金魚與池塘、水草相組合,謂之“金玉滿堂”,這是以“金魚”諧“金玉”,是形容財富極多,也以此譽稱家庭富有和有才學的人。孟子用人們生活中熟知的具體事物打了一個比方:魚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兩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我寧願捨棄魚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愛的,義也是我所珍愛的,在兩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我寧願捨棄生命而要義。在這裡,孟子把生命比作魚,把義比作熊掌,認為義比生命更珍貴就像熊掌比魚更珍貴一樣,這樣就很自然地引出了“捨生取義”的主張。本文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論為依據,對人的生死觀進行深入討論的一篇代表作。他從人應如何對待自己的慾望入手,在生與死、利與義、守義與失義等方面,層層深入、正反對比地論證了義重於生,必須捨生取義。還強調指出“非獨賢者有是心(捨生取義之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人如果經不住萬鍾、宮室、妻妾、施恩的誘惑,必然會“失其本心(捨生取義之心)”。《魚我所欲也》一文用面對魚和熊掌之間的抉擇,比喻面對生命和大義之間的選擇,孟子會毅然“捨生而取義者也”。這當中的“義”和文章最後的“此之謂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惡之心”(按如今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為“廉恥之心”)。因為人只有擁有“羞惡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線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範圍所不接納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於生”的事,這樣才能不被“宮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識窮乏者得我”所誘惑,而像“不食嗟來之食”的人一樣,內心有一種凜然的“義”。《魚我所欲也》一文字身的結構和材料所揭示的中心論點應當是:人皆有“所欲有甚於生,所惡有甚於死”的“本心”,“賢者能勿喪耳”。如果把《魚》文分成三段來分析,是不難說明這一觀點的。本文邏輯嚴密,析理精深,比喻、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語言生動、流暢,氣充詞沛,頗具說服力。《孟子》是儒家經典之一。《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義”,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發展。其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於鼓動性;善於運用譬喻來陳說事理,辯論是非,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增強了說服力。《魚我所欲也》一文就較好地體現了這些特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艦艇綜合電力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