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脫產的新生代農民
-
2 # 永寶齋齋主
抽菸有害健康誰都知道,但是抽菸的養成有幾種情況:
1.趕時髦。認為抽菸時髦。我上中學的時候,好多同學,認為抽菸像大人,有份。所以好多同學都學著抽菸。慢慢的,成癮了,就買菸抽了。
2.跟別人學。我單位的一個同事,跟著師傅學手藝,一開始師傅抽菸的時候,就遞給他一隻,他剛說不會,師傅說,什麼會不會的,來一根。不好意思的接過來抽了,慢慢的不能老抽師傅的啊,自己也開始買菸,敬師傅。後來自己就學會了。
3.同事間互相影響,同事間聚在一起聊天,互相進煙,每次都抽別人的,不好意思了,自己買菸抽了。
4.工作壓力大,降壓。不知從哪裡傳的謠言,抽菸能減壓。壓力大了,心煩了。自己買菸抽了。
其實,每個人都知道,抽菸有害健康。可是,在社會上混,凡此種種原因,開始抽菸了。
-
3 # 遼瀋名醫很多長壽者吸菸,很多醫生吸菸,部分肺癌患者,甚至依舊在吸菸!
這樣事實的存在,讓很多吸菸者繼續我行我素。
也有一些吸菸者,即便沒看到上面這樣的例子,還是選擇掐滅菸頭,終止了吸菸的歲月。
他們或許是為了家人,或是是自身感覺身體不適,或是肺部查出陰影等等,但是他們未必是出於對肺癌和死亡的恐懼。
確實,吸菸有害健康,但吸菸不等於死亡,吸菸不等於引發癌症。於是,很多菸民並不怕。舉個比喻,這就像戀愛和結婚的關係。很多人是戀愛高手,但就是不結婚。在婚姻大門外,瀟灑遊走,他們就怕那一紙婚約。
婚約,相當於死亡和肺癌帶來的確切的恐懼感,它隨著一張結婚證被“確定”成事實,讓很多人恐懼。
吸菸有害健康,就像戀愛而不結婚一樣,是不確定的結果。菸民在肺癌和死亡的邊界遊走,就像不邁進婚姻的大門一樣,只要還沒確定結果,那依舊可以“我抽故我在”。
很多人還不是抱著僥倖心理!即便有一些人吸菸最後得了肺癌,那和我什麼關係!我也不是一定得!
甚至,有的人得了肺癌,依舊吸菸!唯一的改變不過是減量而已。他可能會想,反正都得了肺癌了,也不差這一支!
看,菸民對待吸菸的態度,讓我們看到人心多複雜,思維好多元。
其實勸戒菸難就難在這裡,你不能跟對方說吸菸導致死亡,也不能說吸菸一定導致肺癌。所以,勸煙的力度打了折扣。菸民本身對菸草毫無恐懼可言,為何要戒菸呢!
全民限制菸草危害,註定是漫漫長路! -
4 # 遊痴小賤
吸菸有害健康,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哪怕是經常吸菸的也懂這個,但在他們受到傷害前,大多數人都不太會重視,會找各種理由推脫,我爸就說過,吸菸傷肺,不吸菸傷心,為了自己不傷心,還是繼續吸菸吧,勸都勸不住。
我以前也吸過煙,後來就覺得不健康戒了,沒感覺有他們說的那種不吸菸渾身難受的感覺,我覺得多數是吸菸習慣了,不吸總覺得少點什麼,菸民給自己吸菸找的藉口,什麼戒菸跟戒毒一樣難,都是說說的。
加上各種人情交流都離不開菸酒,這本來戒菸戒的好好的,別人還不停的給你發煙,能戒掉還真的不得了了,而且沒什麼特別大的影響,肯定沒這個決心來戒菸。
還有一些人是單純覺得吸菸瀟灑,然後跟著吸,其實吸菸真的危害很大,特別是在不吸菸的人面前吸菸,不光對別人身體造成了傷害,還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應該有相關法律來規定公共場所不能吸菸。
每年吸菸造成的火災也不少,就是引起不了重視,在我幼年的時候,我爸好幾次吸菸睡著了,菸頭掉被子上,把被子燒了,真的嚇人,要是他一個人在家,把自己燒著了都不知道!
我覺得應該有相關法律來制止一下亂丟菸頭,隨地吸菸,公共場所吸菸的人!
-
5 # 三容7
有個人嗜煙如命,家人苦勸,他有百般難以戒菸的藉口。直到有一天,醫生檢查出他肺上有大片陰影。這時他才不得不擬定了一份戒菸計劃,即由現在的每天三包減少到一包,一年後才減到一包……三個月後,他死於肺癌。新加坡電臺有一個節目,叫“這不是理由”。是說人在愛得不夠,努力得不夠,用心得不夠的時候,總喜歡創造一些不是理由的理由來開脫,以求得心靈的平衡,依舊我行我素。人就在這種心態下不求進步,重複著生活的軌跡,直到有一天老去,有一天被陋習奪去生存的權利。人生無常,生命很難把握,就在呼吸之間,可能入不見出,出不見入。我們理應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有損於身心的惡習,要及時糾正,讓身體在適當的要求中生活,讓心理遠離慾望的枷鎖,在無所求中安然自在;不要總是尋找與生活妥協的藉口,以至生命中留下永久的遺憾。
回覆列表
剛剛學抽菸是因為好奇,學會了戒不掉是因為上癮了,難戒是因為意志不堅定。
我是個老菸民,煙齡30年,三年前我戒掉了。說實在的,自從戒菸之後,咳嗽也沒有了,咽喉炎也好多,老婆也不煩我的煙味了。
勸告各位菸民,準備學的,趁早打消這個念頭;學會了的,儘早戒掉;戒不掉的,我教你一招,用清涼油或風油精塗抹在香菸上,每次抽每次塗,時間長了,你自然而然就會感覺到抽不抽無所謂了。這個方法很管用,並且沒有副作用,反而清涼油和風油精還能起到提神醒腦的作用。我30年的菸民就是這樣戒掉的。
各位菸民同志們,吸菸有害身體健康,請儘早戒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