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305424502809

    蠶又叫“家蠶”和“桑蠶”。分佈與全國多處地方,以四川和江浙一帶飼養最多,屬於經濟動物。南方和有桑樹的地方,蠶也是一種家庭飼養寵蟲,尤其受到少年兒童的歡迎.蠶的幼蟲長約50毫米。由卵初孵出的幼蟲極小,體表有黑毛,家庭一般放置在紙盒中飼養,用細嫩桑葉喂飼;稍長大蛻皮後,黑毛皮脫掉而成灰色,飼養用葉面拭淨的新鮮切細的桑葉,初給細桑,逐漸增大葉量,日分3~4次給桑葉。平時注意清除蠶糞。蛻皮至第四次後進入5齡,逐步開始吐絲結繭,同時蠶在繭中化蛹,經5~6日收繭。繭依色有白、黃、綠、緋之分。整個飼育期因溫度而異,一般在45天左右。蠶蛹經過約2周變化成蛾,破繭而出,雌雄交尾後雌產卵,將蠶卵產在紙上收藏。至4月下旬,早桑開綻,將卵取出,春雷響時,孵出幼蠶,開始新的迴圈。養蠶觀其生長過程和形態變化,非常有趣並對少年兒童極有教育意義。

  • 2 # 使用者4574128510058

    家蠶的英文名為“silkworm”(意為“絲蟲”)是因為它用絲織繭。繭是由一根300-900米長的絲織成的。現如今中國繭絲綢產量與出口量均佔世界總量的70 % 以上, 已成為可以主導世界繭絲價格走勢的繭絲綢大國。

    分辨雌雄

    蠶的卵、幼蟲(蠶寶寶)、蠶蛹、蠶蛾身體上一些特徵,都可以用來鑑別雌雄性別。但是應用最廣的是識別老齡蠶、蠶蛹和蠶蛾的雌雄。

    識別蠶雌雄,最可靠的特徵是腹部第八、九節:雌蠶第八、九節腹面有四個透明小點;雄蠶第九節腹面中央,有一個透明小點。不過一般而言,蠶在幼蟲期的雌雄分辨的難度最大,除了高階技術員,一般蠶農往往很難分辨。

    識別雌雄蛹的特徵,也是利用腹部第八、九節處的構造。雌蛹的腹部第八、九節腹面中央,有一條直線,把第八、九節從中分隔開來;而雄蛹的腹部第九節腹面中央,有一對小突起。且有一個x樣符號。蠶蛹的分辨較幼蟲期更為簡單不過需要對蠶繭進行破壞,蠶的生長環節也被打斷,一般也不採用。

    至於雌雄蛾的分別,除掉鑑別觸角、腹部大小等特徵外,最可靠的是鑑別雌雄蛾的外生殖器,例如雌蛾的交配孔附近有一片黑色骨板,雄蛾有成對的抱握器等,一般待雌雄蠶蛾孵化出自行交尾完畢分開後,鑑別最為簡單。

    參考資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身邊有最能喝酒的人嗎,喝完總是咋咋呼呼的人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