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砸缸》
小學語文課本上是這樣描述的:
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宋史》裡的原文是這樣的:
“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人也。父池,天章閣待制。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其後京,洛間畫以為圖。仁宗寶元初,中進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華靡,聞喜宴獨不戴花,同列語之曰:‘君賜不可違。’乃簪一枝。”
拋開前後故事背景,加粗部分翻譯成現代文的意思是:
注意,原文說跌落進的是“甕”,不是缸。
“甕”與“缸”最直接的區別就是:“甕”口小,“缸”口大。
“甕”束頸小口,進去容易出來難,因為它的形狀讓人很難站立,使不上勁兒,所以歇後語說“甕中捉鱉,手到擒來”,就是這個意思。而且甕一般都是低端粗鄙碎品的陶器或瓷器。
而“缸”是指大口而常無頸的陶器,圓筒狀,底小口大。因為承擔著滅火救命的功能,必須堅固耐用,所以缸一般都是粗瓷,堅硬且壁厚,甚至不乏有石質、銅鐵鑄造的大缸。
如果小兒掉到缸裡,雖然以司馬光小童之力,很難在短時間內把缸擊破,但伸手把住口沿並不難,那個作死小孩至少可以探出頭,不會被淹死。
而掉進甕裡就完了,甕裡不好站立且很難出來,如果身高不夠很容易就被水憋死了,幸好甕一擊即碎,甕中小鱉孩脫身得救。
所以,司馬光砸的是甕,不是缸。
《司馬光砸缸》
小學語文課本上是這樣描述的:
司馬光和小夥伴們一起玩捉米藏,有個小夥伴從假山上摔下來,正好掉在水缸中,這水缸又高又大,小夥伴快要被淹死了。別的小朋友要麼嚇哭了,要麼嚇跑了,只有司馬光蛋定的抱起大石頭向水缸砸去,缸破水流,小夥伴得救了,司馬光機智勇敢的舉動,受到了大家誇獎。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宋史》裡的原文是這樣的:
“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人也。父池,天章閣待制。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其後京,洛間畫以為圖。仁宗寶元初,中進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華靡,聞喜宴獨不戴花,同列語之曰:‘君賜不可違。’乃簪一枝。”
拋開前後故事背景,加粗部分翻譯成現代文的意思是: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裡面玩,一個小孩作死非要站在大甕上,不小心掉進了進去,其他的小孩子都跑了,司馬光拿石頭砸開了甕,水從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後來開封、洛陽的人用圖畫記載這件事,廣為流傳。注意,原文說跌落進的是“甕”,不是缸。
“甕”與“缸”最直接的區別就是:“甕”口小,“缸”口大。
“甕”束頸小口,進去容易出來難,因為它的形狀讓人很難站立,使不上勁兒,所以歇後語說“甕中捉鱉,手到擒來”,就是這個意思。而且甕一般都是低端粗鄙碎品的陶器或瓷器。
而“缸”是指大口而常無頸的陶器,圓筒狀,底小口大。因為承擔著滅火救命的功能,必須堅固耐用,所以缸一般都是粗瓷,堅硬且壁厚,甚至不乏有石質、銅鐵鑄造的大缸。
如果小兒掉到缸裡,雖然以司馬光小童之力,很難在短時間內把缸擊破,但伸手把住口沿並不難,那個作死小孩至少可以探出頭,不會被淹死。
而掉進甕裡就完了,甕裡不好站立且很難出來,如果身高不夠很容易就被水憋死了,幸好甕一擊即碎,甕中小鱉孩脫身得救。
所以,司馬光砸的是甕,不是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