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瑛醫生
-
2 # 呼吸科筆墨醫生
5年前,遇到病人,經常發低熱,持續有幾個月,尤其夜間和午後發熱比較明顯,四處求醫,沒有找到原因,後收入住院,進行全面的檢查。起初懷疑病人有肺結核,因為發熱的特點有點類似於肺結核,有午後低熱,盜汗,消瘦等症狀,但是做了多項結核方面的檢查都是陰性,最後進行艾滋病方面的檢查,結果確診為HIV感染,原來該病人有吸D史,並且長期與他人共用針頭。
從近些年來流行學調查的結果來看,HIV感染併發肺結核的機率較高,但是在HIV感染人群中,結核的傳染大多數還是由飛沫傳染為主,也就是呼吸道傳播為主。那麼肺結核究竟是否為透過血液傳播給別人呢?答案基本是否定。
肺結核是一種由於感染了結核分枝桿菌引起來的呼吸道傳染性疾病。
結核分枝桿菌的特點是耐酸不耐熱,溫度超過60度以上,15分鐘左右就會SW,生長緩慢,且有一定的苛刻條件,必須在含氧量在40%-50%左右並有5%-10%CO2和溫度為36℃±5℃,合適的PH值在6.8-7.2的條件下,才會生長旺盛。
所以,結核分枝桿菌最容易侵犯肺組織和骨的兩端,這些地方含氧量豐富、血運充足,最適宜生長。
因此肺結核傳播的途徑主要是飛沫傳播,也就是呼吸道傳播,當然也有少部分接觸傳播或消化道傳播,出現母嬰垂直傳播,也有極少數相關的個案報道,而出現血液傳播的情況非常罕見,目前並沒有發現透過輸血傳播肺結核的病案報道,也沒有相關的文獻報道,是否有相關動物模型試驗,待查。
至於血行播散性肺結核與血液傳播是兩回事。血行播散性肺結核有一種特殊型別的肺結核,是本身肺組織或支氣管黏膜上皮存在一定數量的結核分枝桿菌在一定的條件下,透過血液(如肺靜脈)傳播到肺內組織及全身其他組織器官進行擴散,常常見於嬰幼兒、兒童及青少年原發結核病癒合後殘留的幹酷壞死灶引起。
換句話說血行播散性肺結核並不是直接由血液傳播所引起,而是人體內休眠狀態的結核分枝桿菌復發,透過血運進行傳播。
綜上所述,肺結核一般不會出現血液傳播,獻血或者接受輸血絕大部分情況下不會傳染肺結核。預防肺結核傳染,主要就是預防呼吸道傳播,因此,家裡常通風,不隨地吐痰,佩戴口罩是有效的防治措施。
自由呼吸,健康生活,我是呼吸的筆墨醫生,更多醫學科普知識,敬請關注。
回覆列表
肺結核是一種傳染病,有可能傳染給別人。
肺結核是發生在肺部的一種傳染病,他的致病菌主要是結核桿菌,得了肺結核會出現一些結核的中毒症狀,比如說午後低熱盜汗銷售乏力,體重下降,女性會有月經失調,甚至閉經。
結核桿菌的傳播,有三個途徑,第一,是呼吸道傳播,第二,是血源性傳播。第三,是淋巴道傳播。
肺結核能不能透過血液傳染給他人呢?答案是肯定的,一般人認為肺結核是透過呼吸道傳播的,結核病人透過咳嗽,把結核桿菌咳嗽到空氣中,被正常的人吸入肺部傳染,這種情況佔了大部分。
但是有一些比較少見的結合的型別,比如說粟粒性血行播散性肺結核。這型別的肺結核的患者的血液中含有結核桿菌,常伴隨有活動性原發性肺結核的同時存在,尤其是胸腔內腫大的淋巴結最常伴發。透過原發綜合徵的病灶,由血液播散的方式,散發到肺部的其他部位,甚至全身各處的其他臟器。除了呼吸道的分泌物之外,血液中也含有大量的結核分枝桿菌,這些血液中的結核桿菌在被正常人接觸之後是有可能傳染給正常人的。所以對於粟粒性肺結核,我們不但要避免呼吸道傳播,還要避免血液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