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考慮過酒店住一輩子。上海外環以外再出十公里左右的房子,一百多平米也要500萬了,我如果住酒店,住三星的400的單間,一個月12000,長包房6折7200一個月,一年86000,500萬夠住60年,20歲能住到頭七……
6
回覆列表
  • 1 # 請叫小潘同學

    我是房產銷售小潘,我來回答。

    中國的高房價確實讓很多人萌生了不買房的想法,有媒體釋出了華人一定要買房的8大理由,這些理由包括:

    1、房子代表了你的絕大部分身家;

    2、房子是一筆風險儲備金;通貨膨脹,錢越來不值錢。

    3、房子和教育綁在一起;子女入學問題,戶口福利問題,房產落戶捆綁了太多福利。

    4、結婚生子都離不開房子;你結婚總不能在酒店結婚吧,子女生活總不能都在酒店結婚吧。

    5、與其他資產相比,房子看得見,摸得著;

    6、房子是臉面,代表了一個人的成績;

    7、租購同權未落地,租房和買房差太多;

    8、買房會讓你更踏實。有句老話,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狗窩。家這個概念深入人心,酒店只是暫時的。

  • 2 # 資深現象

    有多少人知道,這才是租房和買房的真正區別

    對於現在在城市裡生活年輕人是選買房還是租房的問題,多數人都更傾向於買房,就算選擇租房那也是暫時性租房,那麼民眾為何執著於買房呢?不是都說買房難嗎?一般也能說出個一兩條理由來。然而租房與買房的真正區別,你都全部知道嗎?這十大真正區別,反映了普通民眾不得不買房的辛酸現實。

    1、組建家庭的前提。單身狀況下租房也沒什麼,一個人住湊合湊合也就過去了,但是如果想要組建家庭,租房就不現實了,首先買房是結婚的前提,沒有房子求婚可以說是免談。其次,一家人,尤其有了孩子,住在出租屋裡也不方便,孩子教育資源也是一個大問題,沒法選擇在哪裡上學了。

    2、工作地點選擇。如果是租房子的話,一定都是圍繞著公司地點挑選合適房子;如果買房子的話,則是圍繞著居住地挑選合適的工作地點。

    3、日常開銷。租房不需要首付,每月收入大部分給了房租,但房子還不是自己的;買房雖然首付花費,每月房貸佔據了工資的大部分,但是日久天長,房子距離真正術語自己越來越近。

    4、替誰打工。買房雖然說是為銀行打工,但房子好歹歸自己了,居住權也享受到了;租房只是為房東打工,除了享受居住權什麼也沒得到。

    5、房價上漲。對於已經買房的人來說,房價上漲是件好事,說明自己賺到了;對於租房的人來說,房價上漲不但意味著自己以後買房後的壓力增大,更意味著租金的提高。

    6、安全感。買房就有了一個可以停靠的港灣,生活有了房子作為支撐,房子甚至可以作為規避風險的工具;租房始終像是在不斷漂泊,有種居無定所之感,安全感較差。

    7、投資回報。多年投入,租房回報屬於房東,而買房回報屬於自己。

    8、階段目標。買房後接下來的目標就是還房貸,使得房子真正屬於自己,而租房的階段目標是攢夠首付,還是要走到還房貸這一步。

    不過租房也存在買房不能比的好處:

    1、自由度。買房就幾乎被這棟房子拴住,不能說走就走,住的不舒服,想要換房子比較麻煩;租房隨意更換,住的不爽說搬就搬,自由度高。

    2、工作更換。租房的人如果工作不滿意,換一個工作、換一個工作地點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買房的人想要換工作,選擇面就小了很多,再找方便出行、離自家較近的工作地點就難了。

  • 3 # chuxin

    選擇買房,租房和買房成本差不太多。如果居無定所,邊打工邊旅遊當然是租房子。但是如果有下一代,想想學區房,還是要買的

  • 4 # 房產服務平臺

    在中國目前的租賃環境下,不太可行,因為沒有相關的法律保證租房人的權益,來回搬家,會讓人沒有安全感,沒有歸屬感。

  • 5 # 隕石143676075

    現在租房生活,會比買房生活付出更大的經濟利益。需要更堅實的經濟基礎。不是不可以,而是大多數人無能力堅持承擔租房資金,交出租金後到期房子還是別人的這種形態,所以才去選擇買房生活。租房者都不是需要過一生的人。因為現在租金價格和過去住宅租金價格不同。以前是十幾分之一的工資收入,現在是幾分之一或者一半以上的工資收入。

  • 6 # 鳳櫻

    其實在生活當中不是一帆風順的。其實人生也是一門藝術。把握好了他會非常的精彩。把握不好也許會很悲慘。如果說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不要把財富看得很重要。至於租房和不租房都無所謂。只要兩人在一起開心快樂。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援相守以沫我覺得這就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眠不覺曉,如何把春困趕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