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近日,牛津經濟研究所釋出了一則報告,其表示未來10年機器人將取代全球2000萬個製作業崗位,淘汰多種低技術職業。在提高經濟產出的同時,會導致地區差距變大。不過,報告同樣也指出,智慧發展創造的新職位會和取代的一樣多。
6
回覆列表
  • 1 # 羅小胖愛理財

    一、機器人取代人工,可行嗎?

    其實,每隔幾年都會看到類似機器人取代人工的新聞,在前幾年來講,一般都是製造業為了提升效率和降低工傷,大力引進了一系列的機械手甚至是機臺。有沒有效果呢?其實是有的,而且效果非常的顯著。

    但是,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而且還不一定能夠看到未來的希望。所以,一般的小工廠是不願意引進的,這種投資和回報不成正比的事情,風險太大,不敢冒險。

    而縱觀製造業這些年的變化,或許我們也會發現,現在很多的工廠裡都有著各種各樣的機械手及機器人,小胖甚至是見過德國工廠的一些車間裡,連員工都沒有,全部都是機器在操作。

    這,便是全面機械化的好處,但是與德國相比,我們似乎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當然了,小胖也相信未來中國的製造業工廠也會朝著這方面前進,畢竟,從第一代製造業工廠的1984年到現在,也不過短短的35年時間而已,中國就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是如此的驚人。

    二、年輕人面臨機器人侵襲,怎麼辦?

    不可否認,雖然機器人取代人工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身為時下的年輕人來說,我們也應該要有一種居安思危的想法才行。不然,要是真的等到那一天來臨時,我們的內心肯定慌亂無比。

    那麼,面臨自己的工作被機器人取代的風險,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其實,首先要做的便是保持一個不斷學習的心態以及行動,也就是說,要時刻的充實自身的技能,不能只滿足於目前我們學會了什麼。

    例如,小胖所在的工廠流水線上,其實也有很多的年輕人,但他們所做的工作,其實大多都是沒有技術含量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他們其實都只是在用時間和勞動力換錢而已,這種錢,算是辛苦錢。現在可能還能掙得到工資,但待到全面實行機器人的時候,他們可能真的要失業了。

    所以,時刻讓自己保持學習的心態尤其的重要,不論是上班還是下班,藉助網路去學學軟體、一門語言,甚至是找點兼職來做等等,這樣才能讓自己在未來繼續生存下去,不是嗎?

    很多人一看到要學東西,立馬就產生了一種牴觸的情緒,例如“我這麼笨,能學什麼?”、“我學歷不高,字都不認識幾個,還學什麼技術啊?”、“學東西太累,學了也不一定找得到工作,學它幹嘛?”這些,其實都是最大的牴觸思維,很多技能不是說學了就能馬上用到,但當機會來臨時你剛好可以抓住,這才叫做實力。

    如果一直保持一種牴觸的情緒,這輩子都難以有什麼大的進展。誠然,可能學一門技術之後不會有什麼大的發展,甚至是有可能還沒有人家工廠裡計件的普工工資高,但一個是腦力活,一個是體力活,你選哪種?其實答案已經知道了,不是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大修的電噴462發動機冒白煙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