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答題百科

    裴作為姓氏讀作:péi  姓氏簡介:  裴姓,中華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97位。為伯益之後。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載,伯益的後裔有個叫飛廉的,他的裔孫被封於蘋邑,稱為蘋氏,至六世孫為蘋陵,他在周僖王時被封為解邑,他就去掉邑字底,改加衣字底,表示已經離開了蘋邑,稱為裴姓。

  • 2 # spades13

    讀音:péi 姓裴 氏 起 源 姓氏: 裴 祖籍: 河東 祖宗: 伯益 郡望: 河東郡 分類: 以封、住地為氏 姓氏來源 裴姓是4000多年以前舜之時賢士伯益的後裔。根據《通志・氏族略》上記載,裴姓是伯益的後代,被封於pei(原字為上非下邑)鄉,後代因此以pei為氏,後來他們的後裔徙封解邑,就去掉邑旁,以衣旁為裴,稱裴氏。而根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上說,裴姓原為嬴姓,是伯益的後代,秦時的非子之孫被封為裴鄉侯,子孫因此以裴為氏,即山西聞喜的裴氏家族。而《唐書・宰相世系表》上也記載,非子的孫子受封於pei鄉,後代因以封地為氏,後來徙離封地,就去邑旁從衣旁為裴。因此,裴姓是4000多年以前舜之時賢士伯益的後裔。伯益是顓頊帝的子孫,善於調馴鳥獸,被虞賜姓為嬴,後又佐禹治水,建立大功。距今大約2650年以前的周朝時,伯益的後裔出現了一位裴陵,因立功被周天子封為解邑君,食採於現在河南省洛陽縣南方的解邑,於是,他的家族也自然地從非鄉搬到解邑,並且改姓為裴。自此,裴氏先人以解邑為中心,往其他地方搬遷,繁衍至今,分佈於全國各地。望族居於河東郡,即現在的山西省夏縣北部。 “裴氏家族”探源 在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社會里,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望世家族,這就是河東聞喜裴氏家族。 聞喜裴氏是中國封建社會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其始祖為贏秦始祖非子之後,非子之支孫封pei(原字為上非下邑)鄉,因以為氏。周僖王時,六世孫陵封為解邑君,乃去“邑”從“衣”,以“裴”為姓。後裴氏分為三支,分居河東、燕京、西涼等地,但考其譜系源流,皆出於聞喜之裴氏,故有“天下無二裴”之說。 裴氏家族自古為三晉望族,也是中國歷史上聲勢顯赫的名門巨族。裴氏家族“自秦漢以來,歷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極,五代以後,餘芳猶存。在上下二千年間,豪傑俊邁,名卿賢相,摩肩接踵,輝耀前史,茂鬱如林,代有偉人,彪炳史冊。”其家族人物之盛、德業文章之隆,在中外歷史上堪稱獨無僅有。裴氏家族公侯一門,冠裳不絕。正史立傳與載列者,600餘人;名垂後世者,不下千餘人;七品以上官員,多達3000餘人。據《裴氏世譜》統計,裴氏家族在歷史上曾先後出過宰相59人,大將軍59人,中書侍郎14人,尚書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與皇室聯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駙馬21人,公主20人等,真可謂“將相接武、公侯一門”,中國“宰相村”由此而得名。 自漢、魏,歷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在中華大地兩千多年的歷史程序中,裴氏家族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諸方面,均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僅隋唐二代活躍於政治舞臺上的名臣就不下數十人。其中著名的政治家有裴休、裴楷、裴蘊、裴矩、裴他、裴讓之、裴政、裴寂、裴胄、裴度、裴樞等;軍事家有裴行儉、裴茂、裴潛、裴叔業、裴邃、裴駿、裴衍、裴寬、裴果、裴文舉、裴鏡民、裴濟等;法學家有裴政;外交家有裴矩、裴世清等。 在各個學術領域中,裴氏家族卓有成就者更是朗若群星,閃耀古今,不勝列舉。 西晉地圖學家裴秀(224―271年)(裴秀、裴楷等號稱聞喜八裴,與當時的琅琊八王齊名。),總結中國古代地圖繪製的經驗,創造性地制定出“製圖六體”的原則,即分率(比例尺)、準望(方位)、道里(距離)、高下(地勢起伏)、方邪(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為編制地圖奠定了科學的基礎,為地圖學的發展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他所著《禹貢地域圖》18篇,是中國第一部關於地圖學說的專著。他被譽為“中國製圖學之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氬弧焊怎樣才能單面焊雙面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