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141887425663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經典的(虛構)情節武鄉侯罵死王朗。 諸葛亮北伐時,王朗不顧已經76歲之高齡,與曹真等人於祁山迎戰諸葛亮。在陣前與諸葛亮挑起舌戰,然而被諸葛亮的言詞所駁倒,一時氣憤而自馬背上摔落而死。 這一段雖然是演義小說裡的情節,但其實這事有原型。 王朗此人,早年追隨陶謙,後為會稽太守。 孫策在江東攻城略地,他舉兵抵抗後失敗被擒。孫策認為王朗是儒雅之士,責問後沒有加害於他。 後來他又歸順了曹操,由諫議大夫升為御史大夫。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王名士年輕時有個老相識,就是許劭的哥哥許靖許名士。 許靖就是劉備圍成都時企圖翻牆逃命未遂,被劉璋不予追究的那位名滿天下的人物。 有意思的是,王朗在魏國做到三公,許靖在季漢也做到三公。 按法正的評價,許靖年老無才,但他好歹還不是傻子,對王朗的策反根本不搭理。 那邊廂王朗自己倒是來勁了,於建興元年,居然拉上華歆和陳群,幾個人一起給諸葛亮寫信。 《諸葛亮集》:是歲,魏司徒華歆、司空王朗、尚書令陳群、太史令許芝、謁者僕射諸葛璋各有書與亮,陳天命人事,欲使舉國稱?。 信中說魏主乃天命所歸,西蜀小邦,只應投順稱臣云云。 諸葛亮隨即寫了一篇文章,題曰《正議》,針對王朗的無恥勸降,嚴厲加以駁斥。 《正議》:昔在項羽,起不由德,雖處華夏,秉帝者之勢,卒就湯鑊,為後永戒。魏不審鑑,今次之矣;免身為幸,戒在子孫。而二三子各以耆艾之齒,承偽指而進書,有若崇、竦稱莽之功,亦將逼於元禍苟免者耶! 昔世祖之創跡舊基,奮羸卒數千,摧莽強旅四十餘萬於昆陽之郊。夫據道討淫,不在寡。及至孟德,以其譎勝之力,舉數十萬之師,救張?於陽平,勢窮慮悔,僅能自脫,辱其鋒銳之,遂喪漢中之地,深知神器不可妄獲,旋還未至,感毒而死。子桓淫逸,繼之以篡。縱使二三子多逞蘇、張詭靡之說,奉進?兜滔天之辭,欲以誣毀唐帝,諷解禹、稷,所謂徒喪文藻煩勞翰墨者矣。夫大人君子之所不為也。又軍誡曰:萬人必死,橫行天下。昔軒轅氏整卒數萬,制四方,定海內,況以數十萬之,據正道而臨有罪,可得幹擬者哉! 大意就是:幾個老不正經的胡說八道,我們好人不幹這種事! 這篇答覆,言辭斯文,不卑不亢,用典簡明,有理有據,義正辭嚴,鞭撻了魏國對他提出的投降的建議,大義凜然、氣勢恢宏。 羅貫中應該就是根據這個典故,把筆戰改成面殺,直接讓諸葛亮罵死王朗了事。 值得一提的是,王朗後代混的相當出色,兒子王肅是儒學大師唐代配享孔子,孫女王元姬是文明皇后,女婿司馬昭消滅蜀吳兩國,外孫司馬炎是開國晉朝,六世堂孫王羲之稱書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怎麼看待同性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