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植物人史軍
-
2 # 和風
只吃土豆會營養不良
但是在飢餓導致短期死亡和營養不良的存活面前,顯然後者是更好的選擇。
要維持生存,需要足夠的熱量(卡路里)、維生素、礦物質、脂肪酸(脂肪)、八種必須氨基酸(蛋白質),我們只需要看一下土豆是否能提供這些營養物質即可。
在美國農業部的食物營養資料庫裡可以查到比較權威的土豆營養成分表。
土豆含有足夠的熱量和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但是缺乏人體必需脂肪和某些維生素與礦物質從這張表裡可以看出,土豆的熱量很高,這對男主角來說是個很好的訊息,意味著只需要少量的土豆就可以滿足熱量供應,而熱量供應是人類最基本的營養需求,至少可以保證短期內不會被餓死。
再來看看八種必須氨基酸——
土豆真的很厲害,全都有,只是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的含量稍微低了些,但是不要緊,如果男主角一天能吃上5個半斤重的土豆,那麼八種必須氨基酸的攝入量都可以達到WHO推薦的標準,這麼一來三大營養物質裡已經解決了三分之二。
再來看看脂肪,這是土豆的硬傷,脂肪含量太低,雖然現代飲食結構裡脂肪含量特別高,讓很多追求健康的人士視脂肪為不健康因素,但其實脂肪是人體必須營養物質,磷脂和膽固醇是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膽固醇尚有一部分可以透過人體自行合成,但是磷脂則必須依賴於脂肪代謝產物脂肪酸作為原料合成,此外脂溶性的維生素也依賴於脂肪促進其吸收。
維生素的供應上,土豆也存在著缺陷,維生素A、D、E和B12都非常缺乏,這些維生素雖然機體有一定儲備能力,但是堅持不了多久就會耗盡,缺乏後產生的後果也很嚴重,比如失明、骨質疏鬆(骨折)、貧血,甚至神經系統出現問題。礦物質營養上,土豆缺鈣和鋅,這也是人體必需的且缺乏後會產生很嚴重症狀的營養物質。
如果只吃土豆,最多幾個月後就會出現營養不良的症狀,火星的條件比較惡劣,男主僅靠土豆很難堅持超過1年,而在《火星救援》電影裡男主可是堅持了好幾年,這是因為男主除了土豆外還有維生素礦物質補劑,原著小說裡有提及。
總結一下,只吃土豆肯定會營養不良,長期只吃土豆可能因慢性營養不良導致死亡。但是,土豆作為一種主食,其營養成分比大米、小麥(面)、玉米等其他主食要更為全面,且畝產量要高很多,因此我們的農業農村部也在推行中國土豆主糧戰略,相信未來我們能吃到越多越多既便宜又營養美味的土豆。
-
3 # 王小民的吐槽
當,當,當,科普時間到。
當然,作為一個純得不能再純,日常飲食又不營養不健康的宅男來說,飲食科學方面可不敢在大拿專家面前班門弄斧,只能憑感覺和常識推斷只吃土豆肯定是會營養不良的,畢竟維持健康需要多種的微量元素,一個土豆再厲害也不可能全部提供……吧?
營養學的問題可以看其他答案,說回《火星救援》的電影和小說,這可是我的領域。
眾所周知,《火星救援》的電影是改編自同名小說,因為電影的容量有限,所有小說中的很多細節都沒有呈現,當然這並不妨礙電影本身的優秀和商業上的成功,但是也讓只看電影的觀眾產生了一些誤解。
比如這個問題,只看電影的觀眾可能會以為沃特尼在火星的500多天只吃了土豆……進而會疑惑他會不會營養不良。
實際上不是這樣的。
在原著小說第三章火星日第25天的日記中,沃特尼曾經對食物問題進行了總結。事實上他種土豆主要是補充卡路里,而維生素則有足量的維生素片提供。
“足量”到什麼地步呢?最極端的情況下,即便是最後
電影中沒有指出維生素片,對這個問題有點模糊。不過倒是正面拍出了沃特尼後背出血的情況,可能這意思只吃土豆熬是能熬得住,就是得出點血?
回覆列表
土豆的營養很全面啊,況且主角還有一大堆複合維生素吃,沒有問題。
土豆是個好東西,容易種容易收,只要切成塊,埋到土裡就等著長了。但是,要注意的就是每個切塊上必須保證有芽,否則種下去的土豆塊就只能變泥土了。這就是最典型的克隆繁殖。但也有意外發生,有時候收穫的土豆,可能還沒有種下去的種薯多,我們小時候經常幹這種事情。
除了好種好收,土豆生長期不算長,從出芽到長成苗大約需要15到20天,匍匐莖生長需要30天,薯塊膨大需要30-50天,也就是說,最快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就可以收穫了,一挖一麻袋!
並且土豆營養是非常均衡了,在原著小說中曾經提到土豆缺乏蛋白質,實際上這並非土豆的缺陷。土豆的成分涵蓋了澱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唯獨缺少的就是維生素A和鈣。所以,用土豆搭配複合維生素片食用,一點問題也沒有。當年愛爾蘭人只吃土豆也過了很長時間,還堅持了很長時間,於是才有了1845年的愛爾蘭大饑荒。只種只吃土豆是重要的一個原因。
反觀水稻、小麥、玉米,這些作物,多少都有自己的營養缺陷,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就不用說了,更要命的是它們的收穫週期要長的多,最快也需要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