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籍稱古北韓人為“東夷”,意即“東邊的弓箭手。他們散佈於滿洲地區、中國東部沿海、長江以北和韓半島(北韓半島)。東夷人中有一個神話,說傳說的立國者檀君系天上下凡的父親和一位以熊為圖騰的部落(這樣的部落在古代中國南方有許多)的女子所生。據說他於公元前2233年開始統治,他的後代在北韓“黎明寧靜之國”、“朝日鮮明之國”執政達一千餘年。當週朝伐殷時,東夷人逐漸移向滿洲和韓半島(北韓半島),在中國的戰國時代,黃海西岸的東夷同周朝人發生衝突。這導致他們大部向滿洲南部和北韓半島遷移。
“韓”與“北韓”
作為一個政權的稱號,傳說中周之前的檀君北韓、周時的箕氏(箕子所建,為殷商的後人)北韓和秦漢間的衛氏(漢移民衛滿所建)北韓其疆域都位於大同江之北,而大同江正是中國和韓半島的傳統疆界(直到朱元璋時才將這一界限撤退到鴨綠江),但在漢武帝出兵東北滅掉衛氏北韓之後,“北韓”一名便從歷史上消失,後來韓半島上出現的政權在李氏北韓之前再也沒有用“北韓”作過國號,北韓只是作為一個歷史上的地理名詞被偶爾提及,並且是用來表示位於中國之內的一個邊疆地區。中國明朝初年,高麗國的大將李成桂在篡權後為討好朱元璋而起用“北韓”這個國號,“北韓”本來與韓半島的關係並不大。
現在看看“韓”的由來,前面說過,東夷大約在中國戰國時期大部遷往滿洲南部和韓半島,東夷還有其他一些部落,即居住在滿洲地區的徙貊和居住在韓半島上的韓族人,他們都屬於通古斯族,語言上屬阿爾泰語系。根據中國史書《三國志》和《後漢書》的記載,當時半島上的韓主要分為馬、辰、弁三種,馬韓有54國10餘萬戶,辰韓、弁韓各有12國,共約四、五萬戶。馬韓的一部——百濟、弁韓的一部——新羅在韓族兼併戰爭脫穎而出,成為兩個大國,新羅後又聯合唐朝滅掉百濟、高句麗,第一次統一了韓半島;新羅衰微後,半島進入三國時代,其中的後高麗再次統一韓半島, 建立了王氏高麗,再後來,便是李成桂建立的李氏北韓,已如前述。從這一歷程可以看出,韓 國的“韓”出自半島的土著韓族,古代的“三韓”是其代表。在北韓分裂之前,北韓其實已經叫做韓(抗戰時在中國的流亡政府就稱為“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這是北韓的最後一位君主李熙在被 日本吞併之前改的國號。而此前北韓歷史上從未以韓作過國號,那麼改國號的根據何在呢?
“南韓”的由來
如此看來,在東夷遷韓以前,韓這個名稱本來與韓半島的關係並不大;在周朝時,韓則是半島上的土著,現在的北韓(或稱韓)民族主要是以半島南部的韓人為 主體,融合了漢人、徙貊人、北韓人、夫餘人、高句麗人、女真人等形成的,此“韓族”只是借用了古代東夷一部的名字而已。
大家知道,春秋時有一個南韓,位列五爵第二等——侯爵,雖然是周室近親,但國家太小,不久南韓便被晉國滅掉,其統治者進入晉國繼續做貴族,《詩經·韓奕》中說:“溥彼韓城 ,燕師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時百蠻。王錫韓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國,因以其伯。”由此可以知道,周天子只是封了一個宗室到韓城,但其地的人民則大部是異族正與燕國、巴國等的情形類似。其中的追和貊即為前述的韓族人和徙貊人,而作為東夷之一的這個韓是在不斷遷移著的,被晉國吞併的那個韓只是其留在中原的一支。(後來三家分晉,南韓才得以復國,這是題外話。)金庠基在《韓徙貊移動考 》中,根據《詩經·韓奕》篇和王符的《潛夫論》等文獻的研究,詳細考察了古韓族人的移動,並將其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岐周之西向陝西韓城遷移; 第二個階段從那裡移到河北固城一帶;第三個階段再從那裡朝韓半島一帶移動。 因此,半島的韓和中原的韓其實是同源的,都出自韓城。而韓城之 “韓”恰恰來自韓族人之“韓”,
可見,南韓國名取子韓族族名,而韓族是東夷的一個部落,所謂“夷”是中國古代華夏族對於邊民的統稱,所謂東夷、西狄、北戎、南蠻。北韓半島上的“韓族人”與中國歷史上的南韓人有密不可分的聯絡。
中國史籍稱古北韓人為“東夷”,意即“東邊的弓箭手。他們散佈於滿洲地區、中國東部沿海、長江以北和韓半島(北韓半島)。東夷人中有一個神話,說傳說的立國者檀君系天上下凡的父親和一位以熊為圖騰的部落(這樣的部落在古代中國南方有許多)的女子所生。據說他於公元前2233年開始統治,他的後代在北韓“黎明寧靜之國”、“朝日鮮明之國”執政達一千餘年。當週朝伐殷時,東夷人逐漸移向滿洲和韓半島(北韓半島),在中國的戰國時代,黃海西岸的東夷同周朝人發生衝突。這導致他們大部向滿洲南部和北韓半島遷移。
“韓”與“北韓”
作為一個政權的稱號,傳說中周之前的檀君北韓、周時的箕氏(箕子所建,為殷商的後人)北韓和秦漢間的衛氏(漢移民衛滿所建)北韓其疆域都位於大同江之北,而大同江正是中國和韓半島的傳統疆界(直到朱元璋時才將這一界限撤退到鴨綠江),但在漢武帝出兵東北滅掉衛氏北韓之後,“北韓”一名便從歷史上消失,後來韓半島上出現的政權在李氏北韓之前再也沒有用“北韓”作過國號,北韓只是作為一個歷史上的地理名詞被偶爾提及,並且是用來表示位於中國之內的一個邊疆地區。中國明朝初年,高麗國的大將李成桂在篡權後為討好朱元璋而起用“北韓”這個國號,“北韓”本來與韓半島的關係並不大。
現在看看“韓”的由來,前面說過,東夷大約在中國戰國時期大部遷往滿洲南部和韓半島,東夷還有其他一些部落,即居住在滿洲地區的徙貊和居住在韓半島上的韓族人,他們都屬於通古斯族,語言上屬阿爾泰語系。根據中國史書《三國志》和《後漢書》的記載,當時半島上的韓主要分為馬、辰、弁三種,馬韓有54國10餘萬戶,辰韓、弁韓各有12國,共約四、五萬戶。馬韓的一部——百濟、弁韓的一部——新羅在韓族兼併戰爭脫穎而出,成為兩個大國,新羅後又聯合唐朝滅掉百濟、高句麗,第一次統一了韓半島;新羅衰微後,半島進入三國時代,其中的後高麗再次統一韓半島, 建立了王氏高麗,再後來,便是李成桂建立的李氏北韓,已如前述。從這一歷程可以看出,韓 國的“韓”出自半島的土著韓族,古代的“三韓”是其代表。在北韓分裂之前,北韓其實已經叫做韓(抗戰時在中國的流亡政府就稱為“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這是北韓的最後一位君主李熙在被 日本吞併之前改的國號。而此前北韓歷史上從未以韓作過國號,那麼改國號的根據何在呢?
“南韓”的由來
如此看來,在東夷遷韓以前,韓這個名稱本來與韓半島的關係並不大;在周朝時,韓則是半島上的土著,現在的北韓(或稱韓)民族主要是以半島南部的韓人為 主體,融合了漢人、徙貊人、北韓人、夫餘人、高句麗人、女真人等形成的,此“韓族”只是借用了古代東夷一部的名字而已。
大家知道,春秋時有一個南韓,位列五爵第二等——侯爵,雖然是周室近親,但國家太小,不久南韓便被晉國滅掉,其統治者進入晉國繼續做貴族,《詩經·韓奕》中說:“溥彼韓城 ,燕師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時百蠻。王錫韓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國,因以其伯。”由此可以知道,周天子只是封了一個宗室到韓城,但其地的人民則大部是異族正與燕國、巴國等的情形類似。其中的追和貊即為前述的韓族人和徙貊人,而作為東夷之一的這個韓是在不斷遷移著的,被晉國吞併的那個韓只是其留在中原的一支。(後來三家分晉,南韓才得以復國,這是題外話。)金庠基在《韓徙貊移動考 》中,根據《詩經·韓奕》篇和王符的《潛夫論》等文獻的研究,詳細考察了古韓族人的移動,並將其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岐周之西向陝西韓城遷移; 第二個階段從那裡移到河北固城一帶;第三個階段再從那裡朝韓半島一帶移動。 因此,半島的韓和中原的韓其實是同源的,都出自韓城。而韓城之 “韓”恰恰來自韓族人之“韓”,
可見,南韓國名取子韓族族名,而韓族是東夷的一個部落,所謂“夷”是中國古代華夏族對於邊民的統稱,所謂東夷、西狄、北戎、南蠻。北韓半島上的“韓族人”與中國歷史上的南韓人有密不可分的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