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二菇涼耶

    四個句子的理解。

    一堂課,始終就是在教師的控制下,以問題的形式讓學生在尋找課文中的字面答案,僅此而已。

    《人生的境界》是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最著名的文章之一,是人教版高中第五冊的第一篇課文,目的很清楚,學生到了高三了,需要思考一些關於人生的哲學問題了,尤其引導學生聯絡實際,思考人生,規劃人生,以此激勵學生對精神境界的追求;而且課文練習三也有佈置:請學生聯絡實際,可以對馮先生的觀點提出質疑,寫一篇讀後感。

    這是典型的就教材而教教材的課堂,而不是以教材作為例子進行語文學習。

    語文課,並不僅僅在教學生讀懂這一篇課文,而是透過課文這一個例子,教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想,學會以批判的眼光對由課文生髮開去的有關事物、人物、社會現象和事理進行思索與分析。

    在問清了作者將人生分為四個境界的依據之後,老師也列舉了一個例子讓同學們分析:

    例子是這樣的:有三個人在砌牆,有人問他們在做什麼?第一個人回答說:在砌牆,每二個人回答說:在賺錢,第三個回答說:在造高樓大廈;

    然後請同學們根據這三個人的不同回答分析他們不同的人生境界,學生的回答是順理順章的,第一個是自然境界,第二個顯然是功利境界,第三個是道德境界。

    但是,有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說:如果他是替一個私人老闆造高樓大廈呢?顯然這位學生感到第三個人如果是為私人老闆造高樓大廈,同樣也是為了賺錢,並沒有達到為社會利益作無私貢獻的覺解,達不到道德境界的層面。可惜這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並沒有引起老師的注意,或者說老師在備課的時候沒有想到這一點,於是老師以“請大家一起來把表述四種境界的文字讀一遍”而遮掩過去,

    且不說僅憑這三句話能否反映出三個人的不同人生境界,而原本課堂中出現的唯一一次智慧的火花就這樣瞬間熄滅了。

    1、什麼叫覺解?在課文中出現13次之多,這是個由佛教派生出來的概念,學生不一定理解;

    2、這四種人生境界是依次上升,課文中講得很清楚;“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後是天地境界。”但是,是不是就一層一層截然分開的,我的理解應該是交叉錯雜在一起,只是某一種傾向更鮮明一些罷了,這個問題應該聯絡實際討論清楚,不然學生會形而上地去認識這四種境界。

    3、對於功利境界的界定,教師在黑板上的板書為:“心胸狹窄,做事只知道對自己有意義。”我以為對功利境界的定義有些偏激。一個人對功利的正常追求,是正常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正常的利益的追求,在滿足個人利益追求的同時,又為社會作了貢獻,如私營企業主,只要不是違規違法地偏面地追求功利,國家還是鼓勵的。每個人的發展,起初可能誰都離不開功利境界,因為一個人首先生存。

    4、可以聯絡馬斯洛的需要理論來認識馮友蘭的人生四種境界,。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

    5、可以聯絡許多革命先烈、仁人志士的人生境界來分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幼兒科學天為什麼會下雨活動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