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年史學家
-
2 # 潯陽鹹魚
知道郭子儀的人不少啊,比起李光弼來說,郭子儀的知名度高多了。
文學戲劇影響首先是著名的典故“醉打金枝”。
【連環畫裡的“醉打金枝”】
郭曖嘗與昇平公主爭言,曖曰:“汝倚乃父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為!”公主恚,奔車奏之。上曰:“此非汝所知。彼誠如是,使彼欲為天子,天下豈汝家所有邪?”慰諭令歸。子儀聞之,囚曖,入待罪。上曰:“鄙諺有之:‘不痴不聾,不作家翁。’兒女子閨房之言,何足聽也!”子儀歸,杖曖數十。郭子儀與唐代宗之間明智的一來一往足以受到史家的稱頌,“不痴不聾,不作家翁”更是一句經典臺詞了。
由此誕生了有關於郭子儀的影視作品形象。在影視劇中保有一定出場率,這種待遇,李光弼可沒有。當然,不僅在影視劇中,連環畫、戲劇中都有郭子儀的戲份。
【2006年電視劇《新醉打金枝》中的郭子儀,此前1997版的《醉打金枝》亦有郭子儀之形象】
歷史地位除去文學戲曲形象中的塑造,正史中的郭子儀更是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關於他的評價大多為鋪天蓋地的稱讚:
唐肅宗在詔書中稱郭子儀“掃清強寇,收復二京,建茲大勳,成我王業”;唐代宗稱郭子儀“為社稷之元勳,實臺陛之良輔”;唐德宗時更加推崇位高權重的郭子儀:“扶翼肅宗,載造區夏……勳高今古,名璟夷狄……”;顏真卿稱郭子儀“長驅河洛,弼成睿圖,再造生靈,克清天步”;唐憲宗時期名相裴垍對郭子儀有一個著名的總結性評論:“天下以其身為安危者殆二十年。校中書令考二十有四。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慾而君子不之罪。富貴壽考,繁衍安泰,哀榮終始,人道之盛,此無缺焉。”
自唐以後,郭子儀成為了一個忠義福壽的標杆,清聖祖說:“自漢唐以來之勳臣,功名最盛而福祚克全者,以郭子儀為首稱。”(《閱史緒論》)
即使是在唐朝,郭子儀也是一個人臣的最高標準(隱士之類的另談),人們在提及促成“元和中興”的中唐名相裴度時,便將其與郭子儀相提並論:“時(裴度)威望德業,侔於郭子儀,出入中外,以身系國之安危、時之輕重者二十年。”
【郭子儀像,取自網路,侵刪】
唐德宗、宋徽宗立武成王廟,明太祖、清聖祖立歷代帝王廟,郭子儀均列位其中(分別見《新唐書·禮樂志》、《宋史·吉禮志》、《明史·吉禮志》、《清史稿·吉禮志》),成為唐代名將、重臣之代表,這也是他影響力的體現。
如此高頻率出現在各類史料中的人,你說“知道他的人不多”,不大妥當吧。雖然說郭子儀的“知名度”不如諸葛亮、岳飛、文天祥之類熱門人物,可超過於謙,列在最著名的古人之下第二等,我想還是沒問題的。
-
3 # 北疆之城
李鴻章,曾國藩,袁世凱,張作霖被我們熟知是因為離我們很近。
姜子牙,紂王,關羽,張飛,劉備,曹操被我們熟知是因為小說寫的好。
李世民,秦叔寶,尉遲敬德,程咬金被我們熟知是因為評書說的好。
而郭子儀的功績完全不亞於以上說的這些人,奇怪的是,如果不是學歷史的人,知道他的絕對很少。
原因很簡單,沒有人宣傳他。
但從另一個角度想,有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英雄。真的是因為他們是英雄所以才被我們熟知嗎?還是他們被我們熟知後才成為了英雄。
回覆列表
可能由於我是學歷史的,問了問身邊的人,他們都知道唐朝名將郭子儀,但是從大眾傳播的角度來看,郭子儀的知名度確實不太高。但是這和郭子儀本人是沒有關係的,取決於現今時代的輿論導向和傳播取向,現在的電視劇重點都是滿清宮廷劇,所以大眾瞭解唐朝的機會並不多!
郭子儀本人是唐朝中興的股肱之臣,是七朝元老!!提到郭子儀可能大家都不是太瞭解,但是提到楊貴妃和安史之亂,那知道的人就多了。郭子儀就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名將,被封為汾陽王,被皇帝尊稱為尚父,死後獲得諡號“忠武”這個武將最高封號。所以說郭子儀的個人成就堪稱武將巔峰!
為什麼知道郭子儀的人不多呢?其實歷史上,厲害的人很多,但是並不代表普通民眾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可以與個人成就成正比,對於歷史研究學者來說,歷史研究成果的普適性和專業性是最重要的;但是對於普通民眾的認知度來說,他們的知識獲得途徑主要來自於報紙、電視、手機等媒體,這些媒體宣傳的導向是有取向的,只能說現在的宣傳導向不是郭子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