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倫斯.南丁格爾(1820-1910),生於義大利名城佛羅倫薩,後隨父母遷居英國。曾就讀於法國巴黎大學,懂英、法、意、德諸國語言。
南丁格爾的家庭非常富有,她的父母希望她發展文學、音樂才能,躋身上來社會,早結良緣,繼承家業,但她對此興致淡薄。她懷有一個崇高的理想,認為生活的真諦在於為人類作出一些有益的事情。作一個好護士,是她生平的唯一宿願。
1844年,南丁格爾從英國出發,到法國、德國、比利時、義大利等歐洲國家旅行,同時對各國的醫院進行考察。1850年曾到德國的一所女護士學校,接受短期的醫護訓練。1853年受聘擔任倫敦患病婦女護理會的監督。
1854年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為爭奪巴爾幹半島的控制權,土耳其、英國、法國、撒丁先後向沙俄宣戰。當時英國的戰地醫院管理不善,條件極差,又沒有護士護理傷病員,士兵死亡率高達50%以上。南丁格爾主動提出申請志願前往戰地擔任看護工作。在英國政府的邀請下,她率領38名護士抵達前線,在四所戰地醫院服務。當時前線用品匱乏,水源不足,衛生狀況極差,醫生還懷有敵意。但她毫不氣餒,竭力排除種種困難,為傷病員解決必須用物和食品,組織士兵家屬協同工作,從而使戰地醫院的狀況在半年左右的時間裡明顯改觀,傷病員的死亡率降到了2.2%。她的功績得到了公認。
南丁格爾慈祥可親,以高度的責任感,夜以繼日地熱心照料傷病員。每晚,當她手提油燈巡視傷病員時,身影所到之處,士兵們都親吻她的身影來表示對她的崇高敬意,稱呼她為“提燈女士”。
1856年,南丁格爾任陸軍醫院婦女護理部總監。戰後回國,被尊為民族英雄,但她謙恭禮讓,自束很嚴,謝絕了官方提供的交通工具和一切招待盛會,決心為改善軍隊的衛生條件而繼續努力。1857年,她促成皇家陸軍衛生委員會的建立,同年還開辦了陸軍軍醫學校。
1860年,南丁格爾用英國政府獎勵的4400英鎊公眾捐款,在英國聖托馬斯醫院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士學校——南丁格爾護士學校。隨後有創辦了助產士及濟貧院護士的培訓工作。她對醫院管理、軍隊衛生保健、護士教育培訓等方面,都做了卓越的貢獻,被後世譽為現代護理教育的奠基人。
1901年,南丁格爾因操勞過度,雙目失明。1907年,英國國王頒發敕令,授予南丁格爾一枚功績勳章,使她成為英國曆史上第一個接受這一最高榮譽的婦女。她逝世後,遵照她的遺囑,未舉行國葬。但世人為了表示對她的崇敬與敬仰,把她5月12日的生日作為國際護士節
弗洛倫斯.南丁格爾(1820-1910),生於義大利名城佛羅倫薩,後隨父母遷居英國。曾就讀於法國巴黎大學,懂英、法、意、德諸國語言。
南丁格爾的家庭非常富有,她的父母希望她發展文學、音樂才能,躋身上來社會,早結良緣,繼承家業,但她對此興致淡薄。她懷有一個崇高的理想,認為生活的真諦在於為人類作出一些有益的事情。作一個好護士,是她生平的唯一宿願。
1844年,南丁格爾從英國出發,到法國、德國、比利時、義大利等歐洲國家旅行,同時對各國的醫院進行考察。1850年曾到德國的一所女護士學校,接受短期的醫護訓練。1853年受聘擔任倫敦患病婦女護理會的監督。
1854年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為爭奪巴爾幹半島的控制權,土耳其、英國、法國、撒丁先後向沙俄宣戰。當時英國的戰地醫院管理不善,條件極差,又沒有護士護理傷病員,士兵死亡率高達50%以上。南丁格爾主動提出申請志願前往戰地擔任看護工作。在英國政府的邀請下,她率領38名護士抵達前線,在四所戰地醫院服務。當時前線用品匱乏,水源不足,衛生狀況極差,醫生還懷有敵意。但她毫不氣餒,竭力排除種種困難,為傷病員解決必須用物和食品,組織士兵家屬協同工作,從而使戰地醫院的狀況在半年左右的時間裡明顯改觀,傷病員的死亡率降到了2.2%。她的功績得到了公認。
南丁格爾慈祥可親,以高度的責任感,夜以繼日地熱心照料傷病員。每晚,當她手提油燈巡視傷病員時,身影所到之處,士兵們都親吻她的身影來表示對她的崇高敬意,稱呼她為“提燈女士”。
1856年,南丁格爾任陸軍醫院婦女護理部總監。戰後回國,被尊為民族英雄,但她謙恭禮讓,自束很嚴,謝絕了官方提供的交通工具和一切招待盛會,決心為改善軍隊的衛生條件而繼續努力。1857年,她促成皇家陸軍衛生委員會的建立,同年還開辦了陸軍軍醫學校。
1860年,南丁格爾用英國政府獎勵的4400英鎊公眾捐款,在英國聖托馬斯醫院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士學校——南丁格爾護士學校。隨後有創辦了助產士及濟貧院護士的培訓工作。她對醫院管理、軍隊衛生保健、護士教育培訓等方面,都做了卓越的貢獻,被後世譽為現代護理教育的奠基人。
1901年,南丁格爾因操勞過度,雙目失明。1907年,英國國王頒發敕令,授予南丁格爾一枚功績勳章,使她成為英國曆史上第一個接受這一最高榮譽的婦女。她逝世後,遵照她的遺囑,未舉行國葬。但世人為了表示對她的崇敬與敬仰,把她5月12日的生日作為國際護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