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浣溪沙有感
天晚黃昏,夕陽西下,落日一片蒼茫.山寺景物在夕陽之下漸漸變得朦朧.在這時,作者吟出了“山寺微茫背夕曛”的詞句,即為整首詞奠定了一個充滿禪意的基調.“飛鳥不到半山昏”,即寫飛鳥急歸巢的景象,令人聯想到李白《菩薩蠻》中的那句“宿鳥歸飛急”.在古典詩詞中,落日、宿鳥歸飛原本多為淒涼的景物,如宋詩中“人言落日是天涯,望盡天涯不見家”的思鄉,以及馬致遠《秋思》中“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都極具代表性.然王國維的這兩句“山寺微茫背夕曛,飛鳥不到半山昏”卻一改此調,而是以一種悟道的心情,在客觀的角度,寫下了夕陽之下山寺、飛鳥之景.這在下一句“上方孤磐定行雲”中有了進一步的體現.磐,是佛寺中常見的銅製樂器;聲音可以傳播很遠.山寺最高處的磬聲響遏行雲,而無任是人還是天上的行雲都在這悠遠的磬聲中入定.”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聲.”一切都在靜如止水的心境中靜默了.
整個上闕未曾提及半點情感,僅是透過對於山寺黃昏時的三句描寫,將人的心境均提升到了一個禪意入定的境界.這在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中被稱為“造境”.王國維本就是有大智慧的人,引他的話來說”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因此只有如他的修為境界,方能使上闕有這樣的境界.
至下闕,“試上高峰窺皓月”,又將視野一轉,已是月升.攀山登頂,凝神向天際張望,但見已是皓月當空.登高臨遠,窺望明月.其實,作者想要窺望的,又豈止是明月?“偶開天眼覷紅塵”,居高臨下,不經意之間,頓悟一切.看清遠近之鉅細之物,眾生生死之狀,人間萬物無非在滾滾紅塵中而已.然在頓悟的同時,卻猛然驚醒,“可憐身是眼中人!”啊!原來,自己也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也在紅塵的慾望中苦苦掙扎,紛紛擾擾,憂患勞苦,不能自拔.
全詞到最後一句,才將主題點明,一句”可憐身是眼中人”包含了多少辛酸苦楚,多少無奈憂愁啊!每讀到此處,不禁讓人深切無奈地嘆息.
王國維這首詞,很清楚地將他憂鬱敏感的文人氣質和書生氣質呈現於我們面前.他博通古今,將中西方思想精華集於一身,又致力於儒學諸子的研究,一生學術三變,涉及多個方面,可謂是近代的博學通儒.而他早年嚮往西學,欣賞康德、尼采、叔本華的哲學思想,其中叔本華的悲觀主義思想,對他一生影響尤深.以他聰慧的天資,憂鬱的性格以及敏感的氣質加之悲觀主義思想,使他常常沉浸於對人生的思考和苦悶之中.一個敏感多悲愁的文人,在殘酷的現實中,親見理想和希望的破滅,在致力學術的研究中,又未能尋求得對人生矛盾與痛苦的解答,反使自己陷入更大的苦痛之中.以致子最後的投頤和園昆明湖自沉而死,並留下絕筆“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
有人說他是“殉清”,有人說是“殉文化信念”,又有“羅玉振逼說”、“性格悲劇”等說法.其實無論如何,這都與王國維本人所處的矛盾中的痛苦掙扎及憂鬱悲觀的個性有很大關聯.而這一點,在這首詞中亦有很明顯的體現.
面對死亡,王國維至少是冷靜的,“今日干淨土,惟此一灣水爾”.他的偏激和固執使他將事物看得絕對化,無法從矛盾中解脫出來.身在紅塵不由己,苦尋淨土而不得.於是終效屈子自沉,使得無數人扼腕嘆息.
其實他的死,並不是因為看不透,而是因為看得太透徹,才看出了太多的矛盾和痛苦.正是因為“開了天眼”,看透了紅塵,才看出了“可憐身是眼中人”.眾人皆醉我獨醒,清醒的人才是最痛苦的人,這是最深層的無奈,是解不開的結.
唉!可憐身是眼中人!
讀浣溪沙有感
天晚黃昏,夕陽西下,落日一片蒼茫.山寺景物在夕陽之下漸漸變得朦朧.在這時,作者吟出了“山寺微茫背夕曛”的詞句,即為整首詞奠定了一個充滿禪意的基調.“飛鳥不到半山昏”,即寫飛鳥急歸巢的景象,令人聯想到李白《菩薩蠻》中的那句“宿鳥歸飛急”.在古典詩詞中,落日、宿鳥歸飛原本多為淒涼的景物,如宋詩中“人言落日是天涯,望盡天涯不見家”的思鄉,以及馬致遠《秋思》中“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都極具代表性.然王國維的這兩句“山寺微茫背夕曛,飛鳥不到半山昏”卻一改此調,而是以一種悟道的心情,在客觀的角度,寫下了夕陽之下山寺、飛鳥之景.這在下一句“上方孤磐定行雲”中有了進一步的體現.磐,是佛寺中常見的銅製樂器;聲音可以傳播很遠.山寺最高處的磬聲響遏行雲,而無任是人還是天上的行雲都在這悠遠的磬聲中入定.”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聲.”一切都在靜如止水的心境中靜默了.
整個上闕未曾提及半點情感,僅是透過對於山寺黃昏時的三句描寫,將人的心境均提升到了一個禪意入定的境界.這在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中被稱為“造境”.王國維本就是有大智慧的人,引他的話來說”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因此只有如他的修為境界,方能使上闕有這樣的境界.
至下闕,“試上高峰窺皓月”,又將視野一轉,已是月升.攀山登頂,凝神向天際張望,但見已是皓月當空.登高臨遠,窺望明月.其實,作者想要窺望的,又豈止是明月?“偶開天眼覷紅塵”,居高臨下,不經意之間,頓悟一切.看清遠近之鉅細之物,眾生生死之狀,人間萬物無非在滾滾紅塵中而已.然在頓悟的同時,卻猛然驚醒,“可憐身是眼中人!”啊!原來,自己也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也在紅塵的慾望中苦苦掙扎,紛紛擾擾,憂患勞苦,不能自拔.
全詞到最後一句,才將主題點明,一句”可憐身是眼中人”包含了多少辛酸苦楚,多少無奈憂愁啊!每讀到此處,不禁讓人深切無奈地嘆息.
王國維這首詞,很清楚地將他憂鬱敏感的文人氣質和書生氣質呈現於我們面前.他博通古今,將中西方思想精華集於一身,又致力於儒學諸子的研究,一生學術三變,涉及多個方面,可謂是近代的博學通儒.而他早年嚮往西學,欣賞康德、尼采、叔本華的哲學思想,其中叔本華的悲觀主義思想,對他一生影響尤深.以他聰慧的天資,憂鬱的性格以及敏感的氣質加之悲觀主義思想,使他常常沉浸於對人生的思考和苦悶之中.一個敏感多悲愁的文人,在殘酷的現實中,親見理想和希望的破滅,在致力學術的研究中,又未能尋求得對人生矛盾與痛苦的解答,反使自己陷入更大的苦痛之中.以致子最後的投頤和園昆明湖自沉而死,並留下絕筆“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
有人說他是“殉清”,有人說是“殉文化信念”,又有“羅玉振逼說”、“性格悲劇”等說法.其實無論如何,這都與王國維本人所處的矛盾中的痛苦掙扎及憂鬱悲觀的個性有很大關聯.而這一點,在這首詞中亦有很明顯的體現.
面對死亡,王國維至少是冷靜的,“今日干淨土,惟此一灣水爾”.他的偏激和固執使他將事物看得絕對化,無法從矛盾中解脫出來.身在紅塵不由己,苦尋淨土而不得.於是終效屈子自沉,使得無數人扼腕嘆息.
其實他的死,並不是因為看不透,而是因為看得太透徹,才看出了太多的矛盾和痛苦.正是因為“開了天眼”,看透了紅塵,才看出了“可憐身是眼中人”.眾人皆醉我獨醒,清醒的人才是最痛苦的人,這是最深層的無奈,是解不開的結.
唉!可憐身是眼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