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詩歌沉鬱頓挫的風格可以理解為,沉鬱指的是文章的深沉蘊蓄,頓挫則是指感情的抑揚曲折,語氣、音節的跌宕搖曳。
分析杜詩沉鬱頓挫的風格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內容充實,關注社會民生。
杜甫生逢開元盛世及安史之亂,一生顛沛流離,歷盡磨難,他的詩廣泛地記載了這一時期的現實生活,被人稱為“詩史”。杜甫擅長各種詩體,詩風沉鬱頓挫,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
以《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一詩為例,詩中深刻地反映了當時尖銳的社會矛盾,“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一千古名句,形象地揭示出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詩歌反映了人民的苦難,揭露了執政集團的荒淫腐敗,是杜甫“史詩”中的第一首長篇作品。
2、 憂國憂民,情感深厚、濃郁。
杜甫的是個情真意切,詩中充滿著憂國憂民的憂思,讓人難以揮去,真摯感人。
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反映了安史之亂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當這一天終於盼來時,他竟激動得悲喜交加,喜極而哭。前四句由“忽傳”到“初聞”,再到“卻看”“漫卷”,幾個連續動作把驚喜的心情描繪得生龍活現。後四句透過想象,盡力描寫“喜欲狂”時的激動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飲,而且恨不得乘著大好春光馬上回到家鄉,這從他一口氣列出的四個地名,就能看出他的心早已沿著這一路線飛走了!
3、 語言凝練蒼勁、通俗質樸,剛健有力。
杜甫詩歌的語言精工凝練而又豐富多彩,他十分注意意錘鍊字句,增強了詩歌語言內涵和表現力。他的詩歌既有精煉蒼勁,深刻精警的特點,也有通俗自然、清新流麗等多樣化的特徵。如《登高》這首作者晚年寫的詩,時值九九重陽詩人扶病登臺,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詩篇,是詩人七言律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這首詩前四句寫景,後四句抒情。首聯以景物為物件,用高度概括的筆法,寫出了江邊秋景的壯闊與悲涼。詩人選取了風、天、猿、渚、沙、鳥六種意象,並且用急、高、嘯哀、清、白、飛回,從感覺、視覺、聽覺、聲音、色彩等角度加以描寫形容,寫得極為精巧工,形象性和節奏感極強,也為全詩渲染了悽清悲涼的氣氛。
4、章法曲折多變,開合跌宕。
仍以《登高》一詩為例,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語氣、音節的跌宕搖曳)寫秋天肅穆蕭殺、空曠遼闊的景色,一句俯視,有疏宕之氣。“無邊”,放大了落葉的陣勢,“蕭蕭下”,又加快了飄落的速度。在寫景的同時,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它的境界非常壯闊,對人們的觸動不限於歲暮的感傷,同時讓人想到生命的消逝與有限,宇宙的無窮與永恆。透過沉鬱悲涼的精工對句,顯示著詩人出神入化的筆力,有“建瓴走坂”、“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
杜甫詩歌沉鬱頓挫的風格可以理解為,沉鬱指的是文章的深沉蘊蓄,頓挫則是指感情的抑揚曲折,語氣、音節的跌宕搖曳。
分析杜詩沉鬱頓挫的風格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內容充實,關注社會民生。
杜甫生逢開元盛世及安史之亂,一生顛沛流離,歷盡磨難,他的詩廣泛地記載了這一時期的現實生活,被人稱為“詩史”。杜甫擅長各種詩體,詩風沉鬱頓挫,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
以《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一詩為例,詩中深刻地反映了當時尖銳的社會矛盾,“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一千古名句,形象地揭示出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詩歌反映了人民的苦難,揭露了執政集團的荒淫腐敗,是杜甫“史詩”中的第一首長篇作品。
2、 憂國憂民,情感深厚、濃郁。
杜甫的是個情真意切,詩中充滿著憂國憂民的憂思,讓人難以揮去,真摯感人。
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反映了安史之亂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當這一天終於盼來時,他竟激動得悲喜交加,喜極而哭。前四句由“忽傳”到“初聞”,再到“卻看”“漫卷”,幾個連續動作把驚喜的心情描繪得生龍活現。後四句透過想象,盡力描寫“喜欲狂”時的激動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飲,而且恨不得乘著大好春光馬上回到家鄉,這從他一口氣列出的四個地名,就能看出他的心早已沿著這一路線飛走了!
3、 語言凝練蒼勁、通俗質樸,剛健有力。
杜甫詩歌的語言精工凝練而又豐富多彩,他十分注意意錘鍊字句,增強了詩歌語言內涵和表現力。他的詩歌既有精煉蒼勁,深刻精警的特點,也有通俗自然、清新流麗等多樣化的特徵。如《登高》這首作者晚年寫的詩,時值九九重陽詩人扶病登臺,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詩篇,是詩人七言律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這首詩前四句寫景,後四句抒情。首聯以景物為物件,用高度概括的筆法,寫出了江邊秋景的壯闊與悲涼。詩人選取了風、天、猿、渚、沙、鳥六種意象,並且用急、高、嘯哀、清、白、飛回,從感覺、視覺、聽覺、聲音、色彩等角度加以描寫形容,寫得極為精巧工,形象性和節奏感極強,也為全詩渲染了悽清悲涼的氣氛。
4、章法曲折多變,開合跌宕。
仍以《登高》一詩為例,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語氣、音節的跌宕搖曳)寫秋天肅穆蕭殺、空曠遼闊的景色,一句俯視,有疏宕之氣。“無邊”,放大了落葉的陣勢,“蕭蕭下”,又加快了飄落的速度。在寫景的同時,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它的境界非常壯闊,對人們的觸動不限於歲暮的感傷,同時讓人想到生命的消逝與有限,宇宙的無窮與永恆。透過沉鬱悲涼的精工對句,顯示著詩人出神入化的筆力,有“建瓴走坂”、“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