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狀況分析是以企業財務報告及其他相關資料為主要依據,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評價和剖析,反映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的利弊得失和發展趨勢,從而為改進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和最佳化經濟決策提供重要的財務資訊。財務狀況分析既是對已完成的財務活動的總結,又是財務預測的前提,在財務管理的迴圈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隨著企業的不斷髮展及逐步向國際接軌的需要,企業將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因此,加強企業的財務狀況分析工作,準確評價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挖掘潛力,改進不足,不斷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顯得尤為重要。
一、財務狀況分析報告的主要結構
(一)報告標題
標題是對財務狀況分析報告的最精煉的概括,它不僅要確切地體現分析報告的主題思想,而且要語言簡潔、醒目。由於財務分析報告的內容不同,其標題也就沒有統一的標準和固定的模式,應根據具體的分析內容而定。如“某月份簡要會計報表分析報告”,“某年度綜合財務分析報告”,“資產使用效率分析報告”等。
(二)基本情況
即概括企業綜合情況,讓財務報告使用者對財務狀況分析說明有一個總括的認識。如企業的主營業務範圍、其他業務情況等,並對企業運營及財務現狀進行介紹。該部分要求文字表述恰當、資料引用準確。對經濟指標進行說明時可運用絕對數、比較數及複合指標數。特別要關注企業當前的運作重心,對重要事項要單獨反映。
(三)綜合分析
綜合分析是對企業的經營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在說明問題的同時分析問題,尋找問題的原因和癥結,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財務分析一定要有理有據,要細化分解各項指標,要善於運用表格、圖示,突出表達分析的內容。分析問題一定要善於抓住當前要點,多反映企業經營焦點和易於忽視的問題。
(四)總體評價
做出財務說明和分析後,對於經營情況、財務狀況、盈利業績,應該從財務角度給予公正、客觀的評價和預測。評價要從正面和負面兩方面進行,評價既可以單獨分段進行,也可以將評價內容穿插在說明部分和分析部分。
(五)工作建議
即財務人員在對經營運作、投資決策進行分析後形成的意見和看法,特別是對運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所提出的改進建議。值得注意的是,財務分析報告中提出的建議不能太抽象,而要具體化,注重實際操作,提出的建議要切實可行。
二、財務狀況分析報告的主要分析指標
(一)經營指標分析
主要說明企業基本情況、本期企業生產經營業務的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等,如產量、營業量、銷售量等實際完成額及同比增減值。計算反映企業發展能力狀況的財力評價指標有:銷售增長率,資本積累率,總資產增長率,三年資本平均增長率;三年銷售平均增長率。將這些指標與標準指標及上年同期值相比計算增減值,並從以下幾方面分析生產經營中取得的業績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一是經營環境變化的影響,主要分析企業生產經營內、外部條件變化的影響;二是營業範圍調整及影響;三是需披露的其他業務情況和事項的影響等。從中找出主要影響因素,並說明企業取得成績的主要原因是什麼,說明企業經營中出現問題與困難的原因是什麼,使企業明確今後的發展方向。
(二)盈虧指標分析
1.對利潤表所反映的本期實際利潤數與計劃數及上年同期實際數進行對比,分析利潤實現情況及增減值。本期實現利潤(虧損)總額是多少,比計劃及上年同期數增減額及增減率;分析本期實際利潤總額構成情況,其中: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外收支等情況與計劃數及上年同期數的增減額及增減率是多少。
2.計算淨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主營業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盈利能力分析指標,並用標準值與上年同期值相比計算增減值。
3.根據分析與計算結果,分析評價企業盈利能力的強弱,並從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減額的影響、成本費用同比增減額影響、其他業務利潤、營業收支淨額等因素分析其對本期利潤的影響程度,查詢導致盈利能力增強(減弱)的原因。
(三)資金指標分析
1.透過資金結構比例分析,分析本期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報表中各專案的構成比例,以行業比例和上年同期專案比例相比較,將增長分析與結構分析結合起來,判斷各專案構成比例的合理性、科學性。
財務狀況分析是以企業財務報告及其他相關資料為主要依據,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評價和剖析,反映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的利弊得失和發展趨勢,從而為改進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和最佳化經濟決策提供重要的財務資訊。財務狀況分析既是對已完成的財務活動的總結,又是財務預測的前提,在財務管理的迴圈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隨著企業的不斷髮展及逐步向國際接軌的需要,企業將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因此,加強企業的財務狀況分析工作,準確評價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挖掘潛力,改進不足,不斷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顯得尤為重要。
一、財務狀況分析報告的主要結構
(一)報告標題
標題是對財務狀況分析報告的最精煉的概括,它不僅要確切地體現分析報告的主題思想,而且要語言簡潔、醒目。由於財務分析報告的內容不同,其標題也就沒有統一的標準和固定的模式,應根據具體的分析內容而定。如“某月份簡要會計報表分析報告”,“某年度綜合財務分析報告”,“資產使用效率分析報告”等。
(二)基本情況
即概括企業綜合情況,讓財務報告使用者對財務狀況分析說明有一個總括的認識。如企業的主營業務範圍、其他業務情況等,並對企業運營及財務現狀進行介紹。該部分要求文字表述恰當、資料引用準確。對經濟指標進行說明時可運用絕對數、比較數及複合指標數。特別要關注企業當前的運作重心,對重要事項要單獨反映。
(三)綜合分析
綜合分析是對企業的經營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在說明問題的同時分析問題,尋找問題的原因和癥結,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財務分析一定要有理有據,要細化分解各項指標,要善於運用表格、圖示,突出表達分析的內容。分析問題一定要善於抓住當前要點,多反映企業經營焦點和易於忽視的問題。
(四)總體評價
做出財務說明和分析後,對於經營情況、財務狀況、盈利業績,應該從財務角度給予公正、客觀的評價和預測。評價要從正面和負面兩方面進行,評價既可以單獨分段進行,也可以將評價內容穿插在說明部分和分析部分。
(五)工作建議
即財務人員在對經營運作、投資決策進行分析後形成的意見和看法,特別是對運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所提出的改進建議。值得注意的是,財務分析報告中提出的建議不能太抽象,而要具體化,注重實際操作,提出的建議要切實可行。
二、財務狀況分析報告的主要分析指標
(一)經營指標分析
主要說明企業基本情況、本期企業生產經營業務的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等,如產量、營業量、銷售量等實際完成額及同比增減值。計算反映企業發展能力狀況的財力評價指標有:銷售增長率,資本積累率,總資產增長率,三年資本平均增長率;三年銷售平均增長率。將這些指標與標準指標及上年同期值相比計算增減值,並從以下幾方面分析生產經營中取得的業績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一是經營環境變化的影響,主要分析企業生產經營內、外部條件變化的影響;二是營業範圍調整及影響;三是需披露的其他業務情況和事項的影響等。從中找出主要影響因素,並說明企業取得成績的主要原因是什麼,說明企業經營中出現問題與困難的原因是什麼,使企業明確今後的發展方向。
(二)盈虧指標分析
1.對利潤表所反映的本期實際利潤數與計劃數及上年同期實際數進行對比,分析利潤實現情況及增減值。本期實現利潤(虧損)總額是多少,比計劃及上年同期數增減額及增減率;分析本期實際利潤總額構成情況,其中: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外收支等情況與計劃數及上年同期數的增減額及增減率是多少。
2.計算淨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主營業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盈利能力分析指標,並用標準值與上年同期值相比計算增減值。
3.根據分析與計算結果,分析評價企業盈利能力的強弱,並從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減額的影響、成本費用同比增減額影響、其他業務利潤、營業收支淨額等因素分析其對本期利潤的影響程度,查詢導致盈利能力增強(減弱)的原因。
(三)資金指標分析
1.透過資金結構比例分析,分析本期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報表中各專案的構成比例,以行業比例和上年同期專案比例相比較,將增長分析與結構分析結合起來,判斷各專案構成比例的合理性、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