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是一個新鮮名詞。英國已興建首個“碳中和”生態村。新牛津英語字典2006年度詞彙就是“碳中和”。通俗地說,你日常活動可能製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透過植樹等方法來中和抵消。令人欣喜的是,“環保”二字已經開始融入到百姓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已把環保變成生活自覺。在許多有識之士那裡,“碳中和”已成為自發行動。曾在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中看到,一位京城嘉賓說自己儘量不開私家小車了,難以避免要開車出去,就累計一年的碳排放量,到植樹時節就去郊區栽種一定量的樹木來中和抵消。“碳中和”行動,是“綠色奧運”的“現在進行時”;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應對全球變暖的必由之路。目前全球氣溫已達12萬年來的最高值,急待每個人改變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
外來詞“碳中和”,自然讓人想起中國傳統的“致中和”。《中庸》雲:“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致中和”是三個多麼美好的字眼,但要達到天人合一,達到萬物皆育,達到和諧之境,確實也不容易。為了經濟增長,我們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已經太大;今天如何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如何全方位達到“碳中和”,是一個很嚴峻的現實問題。
“碳中和”涉及政府行為、企業行為、個人行為,僅憑百姓個人行動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生產導致的碳排放,比生活導致的碳排放更嚴重、更厲害。如果各級官員、各家企業都能爭戴環保和綠化的“綠帽子”,甩掉濃煙滾滾汙染嚴重的“黑帽子”,那多好。“碳中和”要想“致中和”,就需要全民族的共識,需要全社會的行動。
有認識才會有行動,而且行動要持之不懈。比如兩岸包機直航,航線“截彎取直”,減少汽油耗費,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就說這也是“節能減碳”。可現實中還有很多地方尚缺“節能減碳”意識。
森林樹木,就像地球之肺。科學家說,城裡的一棵大樹,抵得上五六臺空調;不僅帶來陰涼,而且還能中和二氧化碳。每一棵樹,都是那麼的寶貴。難怪荷蘭為了一棵樹而大打官司:二戰時,14歲的猶太小女孩安妮·弗蘭克躲避納粹抓捕藏進密室,寫下感人的《安妮日記》,日記中寫到的一棵慄樹,幾乎是唯一可見的窗外景象,是她讚美大自然的唯一物件,也給幽閉帶來自由的無限遐想。如今這“安妮慄樹”已150多歲高齡,成了“文化之樹”,因病害而老朽,有傾倒之危險,危及了公共安全,面臨被砍伐的命運。當地為了拯救這棵樹,已經花了十幾萬歐元。法庭發放了砍伐許可證,但在荷蘭引發強烈反對,結果官司打了好幾回,博弈進行了很長時間。不管“安妮慄樹”的最終命運如何,其國民這樣看重和保護一棵樹,其精神文化層面不就是“致中和”的高境界嗎。
自然多麼好:人類排放的碳,靠的是森林樹木給吸收。但自然環境最弱勢。最可怕的是,人類對環境往往擁有“合法傷害權”。環保作家徐剛說:“中國,你要小心翼翼地接近輝煌。”說得真好。如果不小心翼翼,那麼“輝煌”其實是海市蜃樓,無法接近。人類需要精神內守、需要行動外化;有了精神內守“致中和”,才有行動外化“碳中和”。
“碳中和”是一個新鮮名詞。英國已興建首個“碳中和”生態村。新牛津英語字典2006年度詞彙就是“碳中和”。通俗地說,你日常活動可能製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透過植樹等方法來中和抵消。令人欣喜的是,“環保”二字已經開始融入到百姓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已把環保變成生活自覺。在許多有識之士那裡,“碳中和”已成為自發行動。曾在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中看到,一位京城嘉賓說自己儘量不開私家小車了,難以避免要開車出去,就累計一年的碳排放量,到植樹時節就去郊區栽種一定量的樹木來中和抵消。“碳中和”行動,是“綠色奧運”的“現在進行時”;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應對全球變暖的必由之路。目前全球氣溫已達12萬年來的最高值,急待每個人改變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
外來詞“碳中和”,自然讓人想起中國傳統的“致中和”。《中庸》雲:“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致中和”是三個多麼美好的字眼,但要達到天人合一,達到萬物皆育,達到和諧之境,確實也不容易。為了經濟增長,我們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已經太大;今天如何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如何全方位達到“碳中和”,是一個很嚴峻的現實問題。
“碳中和”涉及政府行為、企業行為、個人行為,僅憑百姓個人行動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生產導致的碳排放,比生活導致的碳排放更嚴重、更厲害。如果各級官員、各家企業都能爭戴環保和綠化的“綠帽子”,甩掉濃煙滾滾汙染嚴重的“黑帽子”,那多好。“碳中和”要想“致中和”,就需要全民族的共識,需要全社會的行動。
有認識才會有行動,而且行動要持之不懈。比如兩岸包機直航,航線“截彎取直”,減少汽油耗費,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就說這也是“節能減碳”。可現實中還有很多地方尚缺“節能減碳”意識。
森林樹木,就像地球之肺。科學家說,城裡的一棵大樹,抵得上五六臺空調;不僅帶來陰涼,而且還能中和二氧化碳。每一棵樹,都是那麼的寶貴。難怪荷蘭為了一棵樹而大打官司:二戰時,14歲的猶太小女孩安妮·弗蘭克躲避納粹抓捕藏進密室,寫下感人的《安妮日記》,日記中寫到的一棵慄樹,幾乎是唯一可見的窗外景象,是她讚美大自然的唯一物件,也給幽閉帶來自由的無限遐想。如今這“安妮慄樹”已150多歲高齡,成了“文化之樹”,因病害而老朽,有傾倒之危險,危及了公共安全,面臨被砍伐的命運。當地為了拯救這棵樹,已經花了十幾萬歐元。法庭發放了砍伐許可證,但在荷蘭引發強烈反對,結果官司打了好幾回,博弈進行了很長時間。不管“安妮慄樹”的最終命運如何,其國民這樣看重和保護一棵樹,其精神文化層面不就是“致中和”的高境界嗎。
自然多麼好:人類排放的碳,靠的是森林樹木給吸收。但自然環境最弱勢。最可怕的是,人類對環境往往擁有“合法傷害權”。環保作家徐剛說:“中國,你要小心翼翼地接近輝煌。”說得真好。如果不小心翼翼,那麼“輝煌”其實是海市蜃樓,無法接近。人類需要精神內守、需要行動外化;有了精神內守“致中和”,才有行動外化“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