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Affgcff

    唐詩宋詞中寫到蹴鞠的詩有:唐代李白的《古風一百四十年》、唐代王維《寒食城東即事》、宋代陸游《晚春感事》(之四)、唐代王建的《宮詞一百首》、唐代魚玄機《打球作》、唐代杜甫《清明二首》(其二)。李白的《古風一百四十年》對蹴鞠的描寫是:“鬥雞金宮裡,蹴鞠瑤臺邊。”大意為:金光閃耀的宮殿內也盛行著鬥雞之戲,蹴鞠運動在京城裡廣泛舉行。唐代王維《寒食城東即事》對蹴鞠的描寫是:“蹴踘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意思為:踢出的皮球屢屢高出飛鳥上,蕩起的鞦韆爭相廢除綠楊林。唐代魚玄機《打球作》對蹴鞠的描寫為:“堅圓淨滑一星流,月杖爭敲未擬休。無滯礙時從撥弄,有遮欄處任鉤留。不辭宛轉長隨手,卻恐相將不到頭。畢竟入門應始了,願君爭取最前籌。”意思為:堅圓淨滑,像一顆星星在夜空遊走,月杖爭搶著敲擊,總不肯稍稍停休。前方若是沒有阻礙,自然隨之撥弄,就算有了什麼遮攔,也會任憑勾留。不怕委屈婉轉,只要可以長隨此手,只怕一番辛苦,卻不能相陪到盡頭。不管怎樣,入門才是應當有的結局,希望郎君啊,努力進行最好的爭謀。擴充套件資料:唐代王建的《宮詞一百首》對蹴鞠的描寫是:“對御難爭第一籌,殿前不打背身球。”宋代陸游《晚春感事》(之四)對蹴鞠的描寫是:“蹴鞠場邊萬人看,鞦韆旗下一春忙。”杜甫的《清明二首》(其二)對蹴鞠的描寫是“十年蹴踘將雛遠14,萬里鞦韆習俗同”意思為:十年來,在這人人蹴鞠的日子裡,我攜帶著子女是一天比一天流落得遙遠,但萬里他鄉到處都戲盪鞦韆,那風俗和習慣卻是與故園相同。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圓”、“築球”、“踢圓”等,“蹴”有用腳蹴、蹋、踢的含義,“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內實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腳蹴、蹋、踢皮球的活動,類似今日的足球。據史料記載,早在戰國時期中國民間就流行娛樂性的蹴鞠遊戲,而從漢代開始又成為兵家練兵之法,宋代又出現了蹴鞠組織與蹴鞠藝人,清代開始流行冰上蹙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的櫥櫃裡發現這樣的蟲子,請問是什麼蟲子,怎麼消滅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