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時間你贏了

    明日隔山嶽下一句是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作品原文:

    贈衛八處士

    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乃未已,兒女羅酒漿。

    夜雨翦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白話譯文

    人生旅途常有別離不易相見,就像參星商星實在難得相遇。

    今夜又是一個什麼吉日良辰,讓我們共同在這燭光下敘談。

    青春壯健年少歲月能有多少,轉瞬間你我都已經兩鬢如霜。

    昔日往來的朋友一半已去世,我內心激盪不得不連聲哀嘆。

    沒想到我們已分別廿個春秋,今天還能親臨你家裡的廳堂。

    相分別是你還沒有結婚成家,倏忽間你的子女已成幫成行。

    他們彬彬有禮笑迎父親老友,親切地詢問我來自什麼地方?

    還來不及講述完所有的往事,你就催促兒女快把酒菜擺上。

    冒著夜雨剪來了青鮮的韭菜,呈上新煮的黃米飯讓我品嚐。

    主人感慨見面的機會太難得,開懷暢飲一連喝乾了十幾杯。

    一連喝乾十幾杯還沒有醉意,令我感動你對老友情深意長。

    明日分別後又相隔千山萬水,茫茫的世事真令人愁緒難斷。

    創作背景

    此詩大概是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杜甫作華州司功參軍時所作。乾元元年(758年)冬天,杜甫因上疏救房琯,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冬天杜甫曾告假回東都洛陽探望舊居陸渾莊。乾元二年三月,九節度之師潰於鄴城,杜甫自洛陽經潼關回華州,衛八的家就在杜甫迴轉時經過的奉先縣。在奉先縣,杜甫訪問了居住在鄉間的少年時代的友人衛八處士。一夕相會,又匆匆告別,產生了亂離時代一般人所共有的人生離多聚少和世事滄桑的感嘆,於是寫下這動情之作贈給衛八處士。

    整體賞析

    此詩寫久別的老友重逢話舊,家常情境,家常話語,娓娓寫來,表現了亂離時代一般人所共有的“滄海桑田”和“別易會難”之感,同時又寫得非常生動自然,所以向來為人們所愛讀。

    開頭四句說:人生動輒如參、商二星,此出彼沒,不得相見;今夕又是何夕,咱們一同在這燈燭光下敘談。這幾句從離別說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把強烈的人生感慨帶入了詩篇。詩人與衛八重逢時,安史之亂已延續了三年多,雖然兩京已經收復,但叛軍仍很猖獗,局勢動盪不安。詩人的慨嘆,正暗隱著對這個亂離時代的感受。

    久別重逢,彼此容顏的變化,自然最容易引起注意。別離時兩人都還年輕,而此時俱已鬢髮斑白了。“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兩句,由“能幾時”引出,對於世事、人生的迅速變化,表現出一片惋惜、驚悸的心情。接著互相詢問親朋故舊的下落,竟有一半已不在人間了,彼此都不禁失聲驚呼,心裡火辣辣地難受。按說,杜甫這一年才四十八歲,親故已經死亡半數很不正常。如果說開頭的“人生不相見”已經隱隱透露了一點時代氣氛,那麼這種親故半數死亡,則更強烈地暗示著一場大的干戈亂離。“焉知”二句承接上文“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詩人故意用反問句式,含有意想不到彼此竟能活到今天的心情。其中既不無倖存的欣慰,又帶著深深的痛傷。

    前十句主要是抒情。接下去,則轉為敘事,而無處不關人世感慨。隨著二十年歲月的過去,此番重來,眼前出現了兒女成行的景象。這裡面當然有倏忽之間遲暮已至的喟嘆。“怡然”以下四句,寫出衛八的兒女彬彬有禮、親切可愛的情態。詩人款款寫來,毫端始終流露出一種真摯感人的情意。這裡“問我來何方”一句後,本可以寫些路途顛簸的情景,然而詩人只用“問答乃未已”一筆輕輕帶過,可見其裁剪淨煉之妙。接著又寫處士的熱情款待:菜是冒著夜雨剪來的春韭,飯是新煮的摻有黃米的香噴噴的二米飯。這自然是隨其所有而具辦的家常飯菜,體現出老朋友間不拘形跡的淳樸友情。“主稱”以下四句,敘主客暢飲的情形。故人重逢話舊,不是細斟慢酌,而是一連就進了十大杯酒,這是主人內心不平靜的表現。主人尚且如此,杜甫心情的激動,當然更不待言。“感子故意長”,概括地點出了今昔感受,總束上文。這樣,對“今夕”的眷戀,自然要引起對明日離別的慨嘆。末二句迴應開頭的“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暗示著明日之別,悲於昔日之別:昔日之別,今幸復會;明日之別,後會何年?低迴深婉,耐人玩味。

  • 2 # 溪寶寶

    明月隔山嶽的下一句是:世事兩茫茫出自:《贈衛八處士》。《贈衛八處士》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的作品。此詩作於詩人被貶華州司功參軍之後。詩寫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寫了人生聚散不定,故友相見格外親。然而暫聚忽別,卻又覺得世事渺茫,無限感慨。詩的開頭四句,寫久別重逢,從離別說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第五至八句,從生離說到死別,透露了干戈亂離、人命危淺的現實;從“焉知”到“意長”十四句,寫與衛八處士的重逢聚首以及主人及其家人的熱情款待,表達詩人對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視;最後兩句寫重會又別之傷悲,低徊婉轉,耐人尋味。全詩平易真切,層次井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派甜心大結局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