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賬房先生談企業收支
-
2 # 皇家師爺
這提問本身就有問題。
1、2000年前,會計事務所都是政府機關或事業單位創立的,其中很大部分就是審計機關創立的直屬事業單位。即一套人馬,兩個牌子。我原在審計署下屬的審計事務所就是如此。後來需要與國際接軌,事務所需要具獨立性,這些單位就有一部分人辭職分流到事務所去。
2、政府機關的審計人員大多都透過註冊會計師考試,但由於不在事務所,他們不是註冊會計師,而僅是非執業會員。
3、事務所需要接受政府,特別是審計機關的檢查,以檢查其事務所的審計質量。以前我檢查事務所時候,習慣是先要求事務所把該專案的底稿全部上交,然後把這些資料鎖到一個房子裡面,再後就是我們直接到被審計專案單位現場重新審計,最後比較我們審計的結果與事務所審計結果,如果我們發現重大問題而事務所未發現,即據相關規則查詢原因並處罰事務所。
4、相比於審計署,事務所的審計力度與深度都是會欠缺的。以前,幾乎審計署每個到一處審計,必然會揪出一批案件,處理一大批人。而事務所……
5、可以這樣說,具真正意義上的審計,或審計的權威,依然是審計署而不是事務所。當然,下面的廳局審計機關,甚至是財政部專員辦,其人員的審計能力都並不怎樣。
6、審計這活,有如偵探破案,不是每個人都有此本事的。特別是那些缺乏基礎工作經驗的人更是如此。
資深的審計人員,在一個單位轉一圈,據一個員工的工作狀態及工作量度都可推知整個單位的狀況的,根本就不需要看那單位提供給你並經他們多次稽核過的賬簿憑證報表之類,最重要的賬外的東西,提交給你的這些資料本身就沒,從提交給你的資料中根本就沒辦法發現。
簡單講這其實是能力和資格的問題。本質上是國家對專業技能的資格認定和社會發展需要專業解決問題人員能力培訓的供需平衡問題。
從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看,沒有先後,只有取長補短,互相補充。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審計工作也面臨新問題,原有審計人員也不見得應付所有審計工作。註冊會計師,其培養的方向就是依據社會發展,針對性的培養適應社會最新發展的會計師人才。
綜上所述,二者不分先後,依賴協調發展。
至於後天如何培養,國家資格培訓應該有針對審計或者註冊會計師的專門培養機構和詳細系統的專業培訓課程。可根據個人和單位實際情況,進修培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