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孝感動天。遠古帝王舜年輕時, 父親、繼母和異母之弟多次想害死他, 但舜仍然對父母孝敬,對弟弟慈愛。 他的孝行感動了天, 於是就有大象和小鳥幫他耕種, 後來帝堯還把帝位讓給了他。
3. 鹿乳奉親。周朝郯子的父母年老時想吃鹿乳, 郯子就身披鹿皮, 想混到鹿群中去取得鹿乳。不料獵人把他當做了真鹿, 要用弓箭射殺他。他連忙解釋, 獵人才知是人,對他大加讚揚。
4. 為親負米。春秋魯華人仲由, 年輕時家貧, 自己常吃野菜, 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後來他做了大官, 但是父母死了, 他經常感嘆: “現在我還想為父母親去負米,卻再不能了。”
5. 齧指心痛。春秋魯華人曾參少年時經常到山裡去打柴。一天家裡忽然有客人造訪, 母親不知如何接待, 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 明白是母親在召喚, 便趕快回家招待客人。
6. 蘆衣順母。春秋魯國的閔損常受繼母虐待。冬天繼母的親生子的棉衣裡是棉花, 而他的棉衣裡是蘆花。後來父親發覺後要休掉妻子, 閔損反而為繼母求情,繼母從此對他十分疼愛。
7. 親嘗湯藥。 漢文帝身為一國之君,對母親非常孝順。一次母親病重, 漢文帝日夜守護, 天天為母親煎藥, 每次煎好後, 他都要先嚐一嘗, 覺得合適才端給母親。
8. 拾葚供親。漢代的蔡順生活岔困,每日拾桑葚奉養母親。一天遇到軍士,問他為什麼把紅桑葚和黑桑葚分開裝 他說黑桑葚讓母親吃,而紅桑葚自己吃。軍士們就送給他米和牛, 讓他孝敬母親。
9. 為母埋兒。晉代郭巨家道中落但妻子生了一個男孩, 郭巨怕養孩子影響供養母親, 準備將兒子埋掉。 挖坑時, 突然挖到一罈上天所賜的黃金, 於是既可孝敬母親,又可撫養兒子了.10. 賣身葬父。漢朝董永家貧, 父親去世後只好問地主借錢辦喪事。 後來他準備賣身去地主家幹苦力,半路上遇到一位美女,於是董永就將她帶到地主家幫忙。該女子勤勞能幹,一個月就織了300尺布,還清丁債務.原來她是天上的七仙女被董永感動, 特地下凡來幫助他的。
11. 刻木事親。東漢丁蘭的父母逝世後, 他用木頭刻了雙親像, 每次吃飯都更先供養木像,然後自己才吃, 彷彿父母在世一樣.一次鄰居用杖打壞了木像,丁蘭大怒, 將他痛打一頓。 後來官人來抓丁蘭時, 木像竟潸然淚下。
12. 湧泉躍鯉。東漢姜詩之妻每日取婆婆愛喝的長江水,還常做婆婆愛吃的魚。一次她回來晚了, 姜詩懷疑她不孝順而將她逐出家門。後誤會澄清, 姜詩將妻子請了回來, 此時院中突然冒出了與長江水味道一樣的泉水, 以後每天還跳出兩條鯉魚。
13. 懷橘遺親。三國時陸績6歲隨父謁見袁術, 袁術用橘子款待。陸績悄悄在懷裡藏了兩個橘子,臨走時掉了出來。袁術嘲笑他, 陸績則說: “這是要送給母親的." 袁術對此十分讚賞。
14. 扇枕溫衾。東漢黃香9 歲喪母, 對父親特別孝順。夏天就為父親扇涼枕蓆,冬天則為父親暖熱被褥, 得到世人的好評。
15. 行佣供母。東漢的江革揹著母親四處逃難, 有時賊人要殺死他, 江革以老母無人照顧哀求, 賊人遂不忍下手。後來他做僱工供養母親, 而自己整日衣著破爛。皇帝聽說後, 就任他為孝廉。
16. 聞雷泣墓。戰國時魏國王哀的母親生前懼怕雷聲,他常在打雷時陪伴母親。母親去世后王哀特意把她安葬在幽靜的山林中, 打雷時還跑到墳前跪拜, 低聲說道:“母親請不要怕, 兒來陪您了。"
17. 哭竹生筍。三國時盂宗的母親得了重病, 想吃竹筍煮羹。可是當時正是嚴冬, 大雪紛飛, 孟宗十分著急, 就跑到竹林裡痛哭。過了一會,他發現四周冰雪部化,草木變青,竟然長出了許多竹筍, 原來是他的孝心感動了上蒼。
18. 臥冰求鯉。晉朝王祥的繼母對他很壞,但是繼母病時想吃鯉魚, 又恰逢冬天,他就脫掉衣服臥在冰上,這時冰忽然融化,躍出了兩條鯉魚。
19. 扼虎救父。晉朝的楊香14歲那年隨父親下地幹活, 路上突然跳出了一隻老虎, 父親被虎拽走了. 楊香手無寸鐵,但一心想著救父, 就衝上去和老虎廝打,死抓住丁老虎的脖子。老虎受了驚嚇逃跑,父子倆都逃過了一劫。
20. 恣蚊飽血。晉朝時,吳猛家貧,買不起蚊帳。夏日蚊叮蟲咬,父親不能安睡,於是夜裡吳猛就赤身坐在父親床前,雖然蚊子將他咬得全身是包也不驅趕,生怕蚊子去咬父親。
21. 嘗糞心憂。南齊黔婁任縣令時忽然心驚流汗,怕家中有事,就急忙趕回去一看,原來他父親病了。醫生說嘗病人的糞便即可知是吉是兇,甜則兇,苦則吉、黔婁就嚐了嚐父親的糞便,發現是甜的,十分擔憂。過了幾天,父親果然去世了。
22. 乳姑不怠。唐代崔山南的曾祖母年高無齒,他祖母就每天用自己的乳汁餵養婆婆。這樣過了好幾年,曾祖母的身體非常健康。後來崔山南對祖母也非常孝順。
23. 親滌溺器。宋朝黃庭堅對母親非常孝順,每天都為母親洗滌溺器,他身為高官,僕人很多,但他從不讓他人代勞,而是堅持親力而為。
24. 棄官尋母。宋代的朱壽昌自幼母子分離,他當官後知道了母親的下落、就棄官不做,去尋找母親,後來終於母子團圓。
1. 孝感動天。遠古帝王舜年輕時, 父親、繼母和異母之弟多次想害死他, 但舜仍然對父母孝敬,對弟弟慈愛。 他的孝行感動了天, 於是就有大象和小鳥幫他耕種, 後來帝堯還把帝位讓給了他。
3. 鹿乳奉親。周朝郯子的父母年老時想吃鹿乳, 郯子就身披鹿皮, 想混到鹿群中去取得鹿乳。不料獵人把他當做了真鹿, 要用弓箭射殺他。他連忙解釋, 獵人才知是人,對他大加讚揚。
4. 為親負米。春秋魯華人仲由, 年輕時家貧, 自己常吃野菜, 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後來他做了大官, 但是父母死了, 他經常感嘆: “現在我還想為父母親去負米,卻再不能了。”
5. 齧指心痛。春秋魯華人曾參少年時經常到山裡去打柴。一天家裡忽然有客人造訪, 母親不知如何接待, 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 明白是母親在召喚, 便趕快回家招待客人。
6. 蘆衣順母。春秋魯國的閔損常受繼母虐待。冬天繼母的親生子的棉衣裡是棉花, 而他的棉衣裡是蘆花。後來父親發覺後要休掉妻子, 閔損反而為繼母求情,繼母從此對他十分疼愛。
7. 親嘗湯藥。 漢文帝身為一國之君,對母親非常孝順。一次母親病重, 漢文帝日夜守護, 天天為母親煎藥, 每次煎好後, 他都要先嚐一嘗, 覺得合適才端給母親。
8. 拾葚供親。漢代的蔡順生活岔困,每日拾桑葚奉養母親。一天遇到軍士,問他為什麼把紅桑葚和黑桑葚分開裝 他說黑桑葚讓母親吃,而紅桑葚自己吃。軍士們就送給他米和牛, 讓他孝敬母親。
9. 為母埋兒。晉代郭巨家道中落但妻子生了一個男孩, 郭巨怕養孩子影響供養母親, 準備將兒子埋掉。 挖坑時, 突然挖到一罈上天所賜的黃金, 於是既可孝敬母親,又可撫養兒子了.10. 賣身葬父。漢朝董永家貧, 父親去世後只好問地主借錢辦喪事。 後來他準備賣身去地主家幹苦力,半路上遇到一位美女,於是董永就將她帶到地主家幫忙。該女子勤勞能幹,一個月就織了300尺布,還清丁債務.原來她是天上的七仙女被董永感動, 特地下凡來幫助他的。
11. 刻木事親。東漢丁蘭的父母逝世後, 他用木頭刻了雙親像, 每次吃飯都更先供養木像,然後自己才吃, 彷彿父母在世一樣.一次鄰居用杖打壞了木像,丁蘭大怒, 將他痛打一頓。 後來官人來抓丁蘭時, 木像竟潸然淚下。
12. 湧泉躍鯉。東漢姜詩之妻每日取婆婆愛喝的長江水,還常做婆婆愛吃的魚。一次她回來晚了, 姜詩懷疑她不孝順而將她逐出家門。後誤會澄清, 姜詩將妻子請了回來, 此時院中突然冒出了與長江水味道一樣的泉水, 以後每天還跳出兩條鯉魚。
13. 懷橘遺親。三國時陸績6歲隨父謁見袁術, 袁術用橘子款待。陸績悄悄在懷裡藏了兩個橘子,臨走時掉了出來。袁術嘲笑他, 陸績則說: “這是要送給母親的." 袁術對此十分讚賞。
14. 扇枕溫衾。東漢黃香9 歲喪母, 對父親特別孝順。夏天就為父親扇涼枕蓆,冬天則為父親暖熱被褥, 得到世人的好評。
15. 行佣供母。東漢的江革揹著母親四處逃難, 有時賊人要殺死他, 江革以老母無人照顧哀求, 賊人遂不忍下手。後來他做僱工供養母親, 而自己整日衣著破爛。皇帝聽說後, 就任他為孝廉。
16. 聞雷泣墓。戰國時魏國王哀的母親生前懼怕雷聲,他常在打雷時陪伴母親。母親去世后王哀特意把她安葬在幽靜的山林中, 打雷時還跑到墳前跪拜, 低聲說道:“母親請不要怕, 兒來陪您了。"
17. 哭竹生筍。三國時盂宗的母親得了重病, 想吃竹筍煮羹。可是當時正是嚴冬, 大雪紛飛, 孟宗十分著急, 就跑到竹林裡痛哭。過了一會,他發現四周冰雪部化,草木變青,竟然長出了許多竹筍, 原來是他的孝心感動了上蒼。
18. 臥冰求鯉。晉朝王祥的繼母對他很壞,但是繼母病時想吃鯉魚, 又恰逢冬天,他就脫掉衣服臥在冰上,這時冰忽然融化,躍出了兩條鯉魚。
19. 扼虎救父。晉朝的楊香14歲那年隨父親下地幹活, 路上突然跳出了一隻老虎, 父親被虎拽走了. 楊香手無寸鐵,但一心想著救父, 就衝上去和老虎廝打,死抓住丁老虎的脖子。老虎受了驚嚇逃跑,父子倆都逃過了一劫。
20. 恣蚊飽血。晉朝時,吳猛家貧,買不起蚊帳。夏日蚊叮蟲咬,父親不能安睡,於是夜裡吳猛就赤身坐在父親床前,雖然蚊子將他咬得全身是包也不驅趕,生怕蚊子去咬父親。
21. 嘗糞心憂。南齊黔婁任縣令時忽然心驚流汗,怕家中有事,就急忙趕回去一看,原來他父親病了。醫生說嘗病人的糞便即可知是吉是兇,甜則兇,苦則吉、黔婁就嚐了嚐父親的糞便,發現是甜的,十分擔憂。過了幾天,父親果然去世了。
22. 乳姑不怠。唐代崔山南的曾祖母年高無齒,他祖母就每天用自己的乳汁餵養婆婆。這樣過了好幾年,曾祖母的身體非常健康。後來崔山南對祖母也非常孝順。
23. 親滌溺器。宋朝黃庭堅對母親非常孝順,每天都為母親洗滌溺器,他身為高官,僕人很多,但他從不讓他人代勞,而是堅持親力而為。
24. 棄官尋母。宋代的朱壽昌自幼母子分離,他當官後知道了母親的下落、就棄官不做,去尋找母親,後來終於母子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