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祥耘

    中國傳統文化之家訓,它是指家庭對子子孫孫立身處世、主持家業治業的教誨與規矩。家訓是大家的主要構成,對其每個人的教養、原則都有著重要的約束與管理作用。

    家訓其形成從古代起就業已形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對社會、家庭、個人都起到積極的作用。

    在現代家庭中,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傳承老祖宗遺留下來家訓的家庭,存在於少數家庭中。就拿筆者的家庭來說,留傳下來的家訓詞,顯然已成了擺設,被當成古懂古玩來珍藏和欣賞,訓詞中的規矩已經“過時”,再也起不到約束與管理作用。

  • 2 # 德厚致遠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每個家庭都在努力追求和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庭的興旺發達不僅是每個家庭的心願,也是為社會要做出貢獻,還要推動社會的文明發展,家訓家範不僅影響著每個家庭,也被世人奉為教育後人的圭臬與學習的模範。中國自古流傳: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道德傳家的規勸。寓意在祈福自己能富貴榮華,也祈盼子孫後代能興旺發達。可自古也盛傳: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的警世通言讖語,家庭教育、家庭建設、家庭傳承歷來是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家族如何傳承,家庭興旺的決定因素是什麼?都是人們思考和探討的問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子女教育的首任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對子女倫理教育和人格的塑造,而良好的家訓既是先輩社會實踐的感悟,也是人生旅途的經驗總結。家教的發揚,家風的傳承,家訓的薰陶是家庭風氣對家族興旺發達具有決定性作用的關健。家族的興旺靠優秀人才的培養,財富和榮譽是靠優秀人才的努力贏得的,同時也要靠優秀能幹的後代才能更好地繼承和保全,以及更好發展與增值財富。因此,家訓就是留給後人的精神遺產,家訓是留給後人的行為規範,良好的家訓是我們成長成功的箴言,好的家訓就是後人處世的寶典,是後代生活的指南。

    自古以來,為世人尊崇而廣為流傳的家訓很多,有三國諸葛亮的《誡子書》,有顏子推的《顏氏家訓》,司馬光的《溫公家範》,袁採的《袁氏世範》,朱柏廬的《朱子家訓》,袁了凡的《了凡四訓》,張英的《聰訓齋語》,曾國藩的巜曾國藩家書》,還有帝王如李世民的《帝範》。康熙的《庭訓格言》。雍正的《聖諭廣訓》。吳越王錢鏐的《錢氏家訓》等。

    家庭故事也很多,每個家庭的興起都經歷過滄桑,感受過炎涼,象《顏氏家訓》的作者顏之推,是孔子弟子顏回的後人,其生活的年代正是南北朝時期,中原淪陷社會動盪百姓遭殃,顏之推也顛沛流離飽受戰亂之苦,一生經歷四朝,三為亡國之臣,從南梁、北齊、北周、到隋朝,用個人的經歷閱歷從耳聞目睹和飽經憂患中,找出一條安身立命的經驗,闡述立身治國之法,辯正倫理道德規範,著作《顏氏家訓》以訓誡子書。也具良好的借鑑意義。智者,用別人的教訓警示自已。愚者,用自身的代價喚醒別人。明者,因時而變,智者,隨事而制。鑑古而知今,古人的經驗智慧很值得我們學習參考,如《顏氏家訓教子第二》中講: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懼而生孝矣,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訶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驕慢己習,方複製之,捶撻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於成長,終為敗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是也。大意是說:父母要對孩子既保持威信又不失關愛。這樣子女自然會尊敬謙謹而生孝心,可有的父母對孩子一味溺愛而不加管教,對孩子的言行舉止過於遷就而恣其所欲,該批評時反而誇獎,該責罵的反而歡笑,等孩子傲慢與偏見的習慣已經養成時,再去管教,縱使鞭打得再厲害,孩子的錯誤也難改正,父母也難以樹立威信,道理不明則好壞不分,父母越是憤怒,子女反而越是怨恨,子不教父之過,縱子如害子,這樣的孩子長大成人,最終會是品德敗壞的人。這就像孔子所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錢氏家訓中有言:“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 利在一時固謀也,利在萬世者更謀之”。這句話大意是說:如果只是對自己一個人有利,那麼就大可不必要去謀劃,如果對天下人都有利,那麼就必須義無反顧地去做,人生必須要有胸懷天下的氣概,要以天下為己任,造福社稷,利益蒼生。有為國家的擔當意識和社會責任。吳越國自錢王開始,錢鏐祖孫三代,經過勵精圖治使吳越之地富甲江南,打造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富庶與繁榮,到後來吳越國王錢鏐的孫子錢弘俶,遵循祖輩善事中原,維護一統的家訓,能度德量力,而識時務,如遇真主,宜速歸附,聽從聖人云:順天者存,民為貴,社稷次之,免動干戈的遺訓。錢弘俶為了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為了避免生靈塗炭,避免兵燹之禍,自願放棄帝王之尊,選擇納土歸宋,帶領全族三千餘人趕赴開封,面見宋太祖趙匡胤,俯首稱臣,使富饒美麗的江南河山,避免血雨腥風的踐踏,更使黎民百姓免受戰爭之苦,百姓能夠依然安居樂業,實乃功德無量。

    錢氏家訓不僅僅是錢氏家族的精神財富,更是社會的文化遺產,錢家歷朝歷代皆有俊傑,人才輩出,時至今日,還湧現出許多傑出而偉大的人物,如:一諾獎,二外交家,三科學家,四國學大師,五全國政協副主席,十八兩院院士,還有許多父子檔人物,如:錢基博、錢鍾書父子,錢玄同、錢三強父子,錢穆、錢遜父子等。他們的成就也是為國家造福,為社會的文明進步貢獻了偉大的力量,讓我們感動敬慕佩服。

  • 3 # 54時間海

    我家是嚴父慈母型家庭,對我們兄妹,從小父親都要求我們,“實實在在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我們兄妹都有孩子後,父親又不時的提醒我們“再窮不能窮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

    父親不同時期說的這兩句話,是對我們的要求,儘管沒有說是家訓,也沒有用文字的方式記錄,我認為這就是我們的家訓。

    在我們小時候,剛剛解決了溫飽的問題,對物質和文化的要求還不太高。那時候我的父母都算是文化人,對我們的要求還是比較嚴格,要求我們學習認真,做人實在,做事踏實。不允許我們撒謊、耍小聰明、弄虛作假。

    當時學校的學習風氣不太好,學生存在抄作業,考試傳遞答案現象,我們兄妹在學習與考試中,從不作弊,在班級成績雖然也是前幾名,但從沒到過前三之前,前三名倒是一直換人。

    後來中考高考中我們兄妹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那些作弊的學生,沒有一人超過我們兄妹。也讓我們明白,做人就要實實在在,為我們以後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在工作中也謹記父親教誨,踏踏實實做事。

    我們有孩子後,節假日都會把孩子交給退休的父母,讓他們幫忙帶著,侄子則是一直跟隨父母生活。

    因為生活條件的提高,許多家庭已經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我們兄妹也是如此,父親對我們孩子的要求,繼續走嚴格要求的路線。父親說,現在生活都不成問題,教育是大問題,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

    父親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對於孩子們學習上的支出,父親從不吝嗇,有時他還給孩子們交學費,買學習用品,很是大方,一旦發現我們在生活中對孩子奢侈,或者是有不良習慣,我們少不了一頓批評,孩子們在嚴格要求下,不攀比吃穿,成績優異。

    現在,孩子們有的上大學,有的讀高中,每到假期聚在一起,父母開心的看著孩子們,買好吃的,做好吃的,孩子開學時,每個人孩子都給上一筆的學費,還美其名曰“教育投資”。

    一直感謝父母的嚴格要求,讓我們兄妹自立自強。如今孩子們在嚴格要求下,學業進步,身體健康。

    “實實在在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再窮不能窮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這毫不相干的兩句話,濃縮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是家庭興衰的根本所在。我想,這就是家訓,我也會這樣要求我的子孫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榕樹的根都變空了,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