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瓷油燈
油燈身高3cm、底足高1cm;沿口直徑5cm、腹圍直徑6cm、底足外圍直徑3.5cm;在燈具家族中,它是袖珍型。再看瓷釉,乳濁狀稍覺失透,光澤柔和。沿口呈乳白釉滾邊,俗稱“燈邊草”。
2.金代 耀州窯青釉獅形燈盞
這件金代青釉獅形燈盞高9.5釐米,口徑10.5釐米,底徑7*5釐米。燈座為臥獅狀,獅子張嘴露齒,回首左視,耳、鼻、須、眼等刻印清晰;獅四肢前屈,尾上翹,臥在長方形底座上,形象頗為生動。獅背上置一圓形盞,盞為菊瓣形口,有30餘瓣,盞內印花,盞心為折枝牡丹紋,盞壁模印蓮瓣紋。燈盞通體施青釉,釉色薑黃,有開片,釉薄處顯胎筋,胎色灰白。底足無釉,有一孔。一盞之內以菊、蓮、牡丹三種花卉裝飾,很是難得。
此盞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3.彩繪四龍蓮花陶燈
唐代(公元618-907年)
左、右 通高32.5釐米,燈徑23釐米,座底徑19釐米
鞏義食品廠出土
燈由燈盤和燈座兩部分組成。燈盤敞口,弧腹,平底,似一朵盛開的蓮花,盤體以三層蓮花組成。燈座較高,下部呈喇叭狀,上方為缽形,缽腹部等距飾四個龍頭,龍口含寶珠,龍頭之間由兩道凸稜紋連線。燈盤花瓣正面及龍口部飾粉彩,餘為素燒白胎
4.西漢.鎏金長信宮燈
1968年出土於河北省滿城縣中山靖王劉勝之妻竇綰墓。宮燈燈體為一通體鎏金、雙手執燈跽坐的宮女,神態恬靜優雅。燈體通高48釐米,重15.85公斤。宮燈長信宮燈設計十分巧妙,宮女一手執燈,另一手袖似在擋風,實為虹管,用以吸收油煙,既防止了空氣汙染,又有審美價值。此宮燈因曾放置於竇太后(劉勝祖母)的長信宮,故名。現藏河北省博物館。
5.稱: 朱雀燈
年代: 漢朝(西漢)
尺寸: 高*厚*寬:37 * 28 * 39cm
原作現藏博物館: 河北省博物館
重量:
介紹:
朱雀燈1968年於河北滿城縣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現藏河北省博物館。外觀優雅雋秀,設計精緻,是漢代青銅器之代表作。本作品為西漢時期的照明用具。朱雀昂首翹尾,口銜燈盤,足踏盤龍,展翅欲飛。雙翅和尾部陰刻纖細的羽毛紋。燈盤為環狀凹槽,內分三格,每格各有燭座一個。盤龍身軀捲曲,龍首上揚。燈盤、朱雀和盤龍三部分系分鑄,朱雀的嘴部和足部均留有接鑄痕跡,本作品高30釐米,盤徑19釐米。此燈造型優美,結構相當嚴謹。
6.十五枝連盞燈
戰國中期。照明用具。原高82.9釐米,重13.85千克。
1977年河北平山三汲出土。現藏河北省博物館。
器下立有圓形燈座,中心接插七節燈架,每節榫口形狀各異,便於安裝。支燈架呈扭弓形,其頂置淺盞十五隻,除最上一節託有三隻燈盞外,餘為兩隻。盞中立有燭籤。架枝上飾有鳥、猿和夔龍。全燈如同茂盛的大樹,樹上鳥鳴枝頭,群猿玩耍,頂部有夔龍上游;樹下立有家奴兩人,上身袒露,下穿短裳,向上拋食戲猿。設計構思奇特,造型新穎,千姿百態,妙趣橫生。
7.孔雀燈
西漢時期
照明用具。整體作鴻雁回首銜魚佇立狀。雁銜魚身下接燈罩蓋。冠繪紅彩,雁魚身施翠綠彩,並以墨線勾出翎羽、鱗片和夔龍紋。燈由雁首頸(連魚)雁體、燈盤、燈罩四部分套合而成,可以裝卸。雁頸與雁體子母口相連,魚身及雁頸體腔中空,燈盤直壁淺腹,一側附燈柄,可控制燈盤轉動,盤下有圈足,與雁背上的直壁圈沿與子母口套接。燈罩為弧形屏板,上部插入魚腹下的開口,下部插入燈盤內,可左右轉動開合,任意調節光度。煙霧透過魚和雁頸匯入雁體內,以防煙霧汙染,設計達到功能與形式的統一.
8.名稱: 青釉羊形燈
年代: 三國
尺寸: 高25釐米,長36.8釐米
原作現藏博物館: 深圳璽寶樓青瓷博物館收藏
三國 青釉羊形燈,高25釐米,長36.8釐米,深圳璽寶樓青瓷博物館收藏。
9.名稱: 長信宮燈
年代: 東周戰國(公元前五世紀早期)
尺寸: 高:23.3釐米
原作現藏博物館: 美國克里夫蘭藝術博物館藏
東周戰國(公元前五世紀早期)高:23.3釐米,美國克里夫蘭藝術博物館藏。
10.名稱: 彩繪銅雁魚燈
年代: 兩漢時期 西漢
尺寸: 高53釐米
原作現藏博物館:
照明用具1985年山西省朔縣照十八莊出土高53釐米漢代青銅燈具形式多樣,鑄造工藝精巧實用,造型多取祥瑞題材,如雁足燈、朱雀燈、牛燈、羊燈等。這件彩繪銅雁魚燈採用傳統的禽鳥銜魚的藝術造型。燈盤、燈罩可轉動開合以調整擋風和光照,魚身、雁頸和雁體中空相通,可納煙塵,各部分可拆卸以便清洗,構思設計精巧合理,達到了功能與形式的完美統一,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珍品。
1.青瓷油燈
油燈身高3cm、底足高1cm;沿口直徑5cm、腹圍直徑6cm、底足外圍直徑3.5cm;在燈具家族中,它是袖珍型。再看瓷釉,乳濁狀稍覺失透,光澤柔和。沿口呈乳白釉滾邊,俗稱“燈邊草”。
2.金代 耀州窯青釉獅形燈盞
這件金代青釉獅形燈盞高9.5釐米,口徑10.5釐米,底徑7*5釐米。燈座為臥獅狀,獅子張嘴露齒,回首左視,耳、鼻、須、眼等刻印清晰;獅四肢前屈,尾上翹,臥在長方形底座上,形象頗為生動。獅背上置一圓形盞,盞為菊瓣形口,有30餘瓣,盞內印花,盞心為折枝牡丹紋,盞壁模印蓮瓣紋。燈盞通體施青釉,釉色薑黃,有開片,釉薄處顯胎筋,胎色灰白。底足無釉,有一孔。一盞之內以菊、蓮、牡丹三種花卉裝飾,很是難得。
此盞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3.彩繪四龍蓮花陶燈
唐代(公元618-907年)
左、右 通高32.5釐米,燈徑23釐米,座底徑19釐米
鞏義食品廠出土
燈由燈盤和燈座兩部分組成。燈盤敞口,弧腹,平底,似一朵盛開的蓮花,盤體以三層蓮花組成。燈座較高,下部呈喇叭狀,上方為缽形,缽腹部等距飾四個龍頭,龍口含寶珠,龍頭之間由兩道凸稜紋連線。燈盤花瓣正面及龍口部飾粉彩,餘為素燒白胎
4.西漢.鎏金長信宮燈
1968年出土於河北省滿城縣中山靖王劉勝之妻竇綰墓。宮燈燈體為一通體鎏金、雙手執燈跽坐的宮女,神態恬靜優雅。燈體通高48釐米,重15.85公斤。宮燈長信宮燈設計十分巧妙,宮女一手執燈,另一手袖似在擋風,實為虹管,用以吸收油煙,既防止了空氣汙染,又有審美價值。此宮燈因曾放置於竇太后(劉勝祖母)的長信宮,故名。現藏河北省博物館。
5.稱: 朱雀燈
年代: 漢朝(西漢)
尺寸: 高*厚*寬:37 * 28 * 39cm
原作現藏博物館: 河北省博物館
重量:
介紹:
朱雀燈1968年於河北滿城縣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現藏河北省博物館。外觀優雅雋秀,設計精緻,是漢代青銅器之代表作。本作品為西漢時期的照明用具。朱雀昂首翹尾,口銜燈盤,足踏盤龍,展翅欲飛。雙翅和尾部陰刻纖細的羽毛紋。燈盤為環狀凹槽,內分三格,每格各有燭座一個。盤龍身軀捲曲,龍首上揚。燈盤、朱雀和盤龍三部分系分鑄,朱雀的嘴部和足部均留有接鑄痕跡,本作品高30釐米,盤徑19釐米。此燈造型優美,結構相當嚴謹。
6.十五枝連盞燈
戰國中期。照明用具。原高82.9釐米,重13.85千克。
1977年河北平山三汲出土。現藏河北省博物館。
器下立有圓形燈座,中心接插七節燈架,每節榫口形狀各異,便於安裝。支燈架呈扭弓形,其頂置淺盞十五隻,除最上一節託有三隻燈盞外,餘為兩隻。盞中立有燭籤。架枝上飾有鳥、猿和夔龍。全燈如同茂盛的大樹,樹上鳥鳴枝頭,群猿玩耍,頂部有夔龍上游;樹下立有家奴兩人,上身袒露,下穿短裳,向上拋食戲猿。設計構思奇特,造型新穎,千姿百態,妙趣橫生。
7.孔雀燈
西漢時期
照明用具。整體作鴻雁回首銜魚佇立狀。雁銜魚身下接燈罩蓋。冠繪紅彩,雁魚身施翠綠彩,並以墨線勾出翎羽、鱗片和夔龍紋。燈由雁首頸(連魚)雁體、燈盤、燈罩四部分套合而成,可以裝卸。雁頸與雁體子母口相連,魚身及雁頸體腔中空,燈盤直壁淺腹,一側附燈柄,可控制燈盤轉動,盤下有圈足,與雁背上的直壁圈沿與子母口套接。燈罩為弧形屏板,上部插入魚腹下的開口,下部插入燈盤內,可左右轉動開合,任意調節光度。煙霧透過魚和雁頸匯入雁體內,以防煙霧汙染,設計達到功能與形式的統一.
8.名稱: 青釉羊形燈
年代: 三國
尺寸: 高25釐米,長36.8釐米
原作現藏博物館: 深圳璽寶樓青瓷博物館收藏
重量:
介紹:
三國 青釉羊形燈,高25釐米,長36.8釐米,深圳璽寶樓青瓷博物館收藏。
9.名稱: 長信宮燈
年代: 東周戰國(公元前五世紀早期)
尺寸: 高:23.3釐米
原作現藏博物館: 美國克里夫蘭藝術博物館藏
重量:
介紹:
東周戰國(公元前五世紀早期)高:23.3釐米,美國克里夫蘭藝術博物館藏。
10.名稱: 彩繪銅雁魚燈
年代: 兩漢時期 西漢
尺寸: 高53釐米
原作現藏博物館:
重量:
介紹:
照明用具1985年山西省朔縣照十八莊出土高53釐米漢代青銅燈具形式多樣,鑄造工藝精巧實用,造型多取祥瑞題材,如雁足燈、朱雀燈、牛燈、羊燈等。這件彩繪銅雁魚燈採用傳統的禽鳥銜魚的藝術造型。燈盤、燈罩可轉動開合以調整擋風和光照,魚身、雁頸和雁體中空相通,可納煙塵,各部分可拆卸以便清洗,構思設計精巧合理,達到了功能與形式的完美統一,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