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河東來
-
2 # 李淵回
這裡引用南懷瑾老師的比喻,最為合適不過了。
儒家就像糧食店是每天都要吃的,華人每天喝牛奶,吃洋麵包是會受不了的。佛家就像超市,百貨俱全。你需要什麼就去取什麼,裡面應有盡有。當然不去也可以,但是社會離不開它。道家就像藥店,一個人,一個民族生病了,必須要找它。就像中國歷史上每個朝代的變亂,最後出來撥亂反正的基本都是道家的人物。淵回認為,南懷瑾老師這個三家店的比喻,意義深遠,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當然也可以展開來說,
儒家
儒,一個單人旁,一個需要的“需”。
儒家的人物往往是做一個社會需要的,對社會有用的人。
他們往往是精進利生,推己及人,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他們往往是社會變遷,歷史洪流中的中流砥柱!
佛家
佛,一個單人旁,一個“弗”。弗字有不的含義。佛者,非人也。
世事無常,三界火宅,佛家的修行者,往往追求精神和肉體的絕對超脫。
藉助八萬四千法門,修習四禪八定,解脫般若智慧,達到佛的境界。
從而,自度度他,慈悲返航,普渡眾生。~
他們往往是救黎民於水火的現世菩薩。
道家
道家往往是“仙”人,一個單人旁,一個“山”。
所謂,消隱避世,高山流水。
社會需要他,他就出來。社會不需要,他會隱居終老。
他們往往是大隱世間,得道高人。~
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就在儒釋道三家。
淵回在這裡簡單的隻言片語,只能算是拋磚引玉。
儒釋道三家之精神,之精髓,還是要大家深入經典,深刻體味的。~
中國社會的特殊之處在於“三教歸一”。
青年時期直到中年,人們的思維以源自平民(“黎民”奴隸)的信仰為主,就是從無產者逐漸上升為新貴族,主要是儒教思維,因為儒教是周公透過“制禮造樂”把“黎民”選拔補充到“華人”過程中產生,主要目的是為了選拔“德”人(就像我們驅趕馬匹時發出的聲音),講究說的也多,做的也多,主要是展現給世人看的多,尤其是領導感興趣的情況,就會十分興奮,此時的人們,天然有信仰儒教的衝動。
中年時期直到老年,人們已經由平民的“奴隸”階層發展成為新貴族的“華人”,其主要目的已經不在於能夠做多少事情,而是重點關注能夠做什麼事情,重在說的多,做的少,此時的信仰核心應該表現得更睿智,就以道教信仰為主,推崇曾經的“人王”津津樂道的生活方式。
人到老年以後,逐漸淡出歷史舞臺,常常被稱之為有“老奸巨猾”的嫌疑,因為這個時候的重點在於不輕易說什麼,也不輕易做什麼,講究“隨遇而安”,講究心態的平和與恬靜,這時一般都信仰“佛教”信仰,追求人生的頓悟,所以一般對老年人來講,佛教就有極大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