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169188564904

    沒有人是完美的,總會在什麼時候被別人抓到錯處。免死令牌是一種榮耀也是一個依託,可以讓人活得不必小心翼翼。在歷史上免死令牌又叫丹書鐵券,早在宋太祖趙匡胤時期,就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但是在這34位功臣中,除了有14位功臣病死了,剩下的20位14無一倖免都被朱元璋下了死亡通知書,大臣們也不怕,紛紛拿出免死金牌求免於一死,但是卻發現根本沒有用,該死的還是被賜死了。皇帝金口玉言,一言九鼎,竟然說話不算話啊。

    明朝的丹書鐵券實際上是為了取信於臣和防止造假的。鐵券有兩部分,發放的時候從中間割開,一半給授予了丹書鐵券的大臣,一半由朝廷保管,還要進行備案。為什麼免死金牌不管用了呢,因為朱元璋殺死大臣,全部是篡逆謀反之罪。

    我們再來看看朱元璋發放的丹書鐵券的內容,大體上和吳越的差不多,但是有四個字卻被大臣們忽略了,那就是“謀逆不宥”。當時大臣們可能根本就沒想過謀反,想安守本分,舒舒服服的過一輩子好日子,也壓根沒往那方面想。但是捉摸不透的是皇帝的心思,其他的死罪都可以赦免,但是謀反確是不免死的,朱元璋享有解釋權,皇帝想方設法讓大臣死,大臣就必須要死。這就叫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啊!

    可見,有了免死金牌也不是萬能的,朱元璋為了孫子朱允炆鋪設道路,不得已要殺死這些有功之臣,而謀反就成了最正當,最不能饒恕的理由,這個理由既不違背免死金牌的規則,又能維護江山穩定,朱元璋真是夠狠心的。

  • 2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朱元璋在打江山的時候,確實發了不少免死鐵券。比如《明史》記載,他對李善長“予鐵券,免二死,子免一死”。就是說,如果李善長犯了法,而且是犯了應該被處死的重罪,他可以憑著鐵券,免除兩次死的機會。

    要知道,一個人犯了該被處死的重罪,說起來其實還是不太容易的。而還有兩次免死的機會,這也就意味著,這個人基本上可以確保一生平安了。

    (李善長劇照)

    而實際情況恰好相反。李善長實際上並沒有犯什麼罪。只不過當年他在當宰相的時候,藍玉抓到了一個奸細,說是胡惟庸派去和北元暗中聯絡的使者。當時李善長把這個使者處死了,不過沒向朱元璋報告。還有就是,胡惟庸曾派人和李善長聯絡,希望兩個人能夠聯合起來造反。李善長拒絕了他的提議。不過拒絕是拒絕了,但也並沒有向朱元璋報告。

    兩件事,其實李善長都做得沒多大問題,只不過沒向朱元璋報告而已。就算沒向朱元璋報告,也算不上死罪吧。可是朱元璋竟然就把他給殺了。不但殺了他,還殺了他全家70多口人。

    也就是說,免死鐵券在李善長那裡,不但沒能發揮免死兩次的作用,反而本來不該死的,卻被朱元璋給賜死了。

    由此可見,朱元璋的所謂免死鐵券,基本上沒有任何作用。

    藍玉也獲得了免死鐵券,可以免死一次。但是他最終被“剝皮實草”,不但沒能免死,還死得非常慘。

    此外像朱亮祖、傅友德等人,也獲得了免死鐵券,最終也都被賜死。

    (藍玉劇照)

    那麼,為什麼這些大臣獲得了免死鐵券,最終卻沒能活下來呢?既然免死鐵券發了,就要發揮作用。不發揮作用,也就意味著皇帝的話,並非是金口玉言。既然必須是金口玉言,為什麼免死鐵券,最終形同虛設呢?

    我認為,免死鐵券確實是發揮了作用的。不過所發揮的,並不是免死的作用,而是別的作用。什麼作用呢?

    朱元璋是一個非常特別的開國皇帝。歷史上絕大多數開國皇帝,在當皇帝前,首先就是一方諸侯,或者祖上曾經是貴族。比如楊堅、李淵、趙匡胤、劉秀等人。但是朱元璋卻是個一窮二白的人。在開國皇帝中,劉邦和他的情況很相似。但劉邦好歹是亭長,朱元璋卻只是個窮困潦倒的和尚。

    由於朱元璋什麼背景也沒有,什麼資本也沒有,因此,他要能獲得大家的支援,除了自身具有指揮才能外,更重要的,就是要給予別人恩惠。讓他的手下人覺得,雖然不可能當皇帝,但卻能獲得很多利益。出將入相、封妻廕子,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發放免死鐵券,就是朱元璋給部下的恩惠之一。

    除了在打江山的時候,朱元璋需要籠絡人心外。建國以後,為了確保穩定,不再發動戰爭,朱元璋也需要籠絡人心。因此也就繼續發放免死鐵券。

    (朱元璋劇照)

    所以說,免死鐵券的作用,並不是為了給那些犯法的大臣免死,而是為了籠絡人心,增強大臣們對朱元璋的擁戴和支援。

    但是,當江山已經打下來,國內也變得很穩定的時候,朱元璋需要考慮的,又是另外的問題了。那就是那些功臣們自恃功高,因此在朝廷中飛揚跋扈,自作主張,不把他放在眼裡。在多次受到朱元璋的警告之後,他們竟然還表示不服。

    而且,對於那些手上握著免死鐵券的功臣們來說,他們甚至有些有恃無恐。反正手上有免死鐵券,因此並不害怕朱元璋的批評,也不怕被朱元璋懲罰。

    這樣一來,當年朱元璋為了打江山,為了穩定江山所發放的免死鐵券,其作用就走向了反面。不但不能確保江山穩定,反而變成影響江山穩定了。

    朱元璋在明白這個道理以後,他就要消解免死鐵券的反面作用。

    其實,要消解免死鐵券的反面作用,辦法也比較簡單,就是多給那些犯罪的人羅列一些罪行。比如藍玉,朱元璋給他羅列的罪行,可不是一條兩條,而是羅列出來後,搞出了一本叫做《逆臣錄》的書。既然藍玉的罪行,已經“罄竹難書”,也就是說可以讓他死很多次。那麼,藍玉的那“免死一次”的鐵券,還有什麼意義呢?

    總之一句話,君王想要你死,你就必須得死。且不說只有一塊免死鐵券,就是全身被鐵券包圍起來,你也不能不死。

    (參考資料:《明史》《明實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AMD插槽Socket FM2和Socket AM2 Socket AM3的區別是什麼?哪種升級空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