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461021162376

    人的一生,和兄弟姐妹相處的時間,往往超過父母,所以應該彼此相互提攜照顧。

    這包含兩種情形:一種情況,是對自己十分苛刻、刻薄、自我挑剔,時常會自我貶低,伴隨內疚感,這是因為攻擊性轉向自身的表現。

    另一種情況,就是完全看不見自己的問題所在,遇到不順心的事,總歸因於他人,這是對自己內在好與不好的分裂,完全把不好的那部分自己,投射給了別人。

    兩種情況,都會導致我們與自己難以和諧相處,於是會影響到與親人之間的關係。因為,親人是最容易被我們傷害的人,在我們內心深處,正因為愛著對方,才會最容易去傷害愛的物件,因為傷害他們,就等於和自己過不去。

    手足之情,是最重要的親情之一。父母陪伴我們的時間,或許遠遠不及兄弟姐妹陪伴我們的時間長遠。小時候,在建立自我的過程當中,也往往是和兄弟姐妹的打鬧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自我中有一種叫做“密友移情”形成的自體客體,就來自於包括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互動。

    因此,和兄弟姐妹的關係不好,如何處理?關鍵在於內心是否有願意改善關係的動力。

    有人來諮詢時,說總是會和家裡人發脾氣,久而久之關係就變得糟糕。為什麼自己容易發脾氣,這個是需要自我關注與改善的。

    自己和自己相處和諧了,與兄弟姐妹之間就十分容易改善溝通的思維與方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銅礦鍊銅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