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該實驗原理是:CuFeS2在空氣中進行煅燒,生成Cu、Fe3O4和SO2氣體.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CuFeS2+8O2
高溫
.
3Cu+Fe3O4+6SO2;
(2)將樣品研細後再反應,即增大固體的表面積,目的是使原料充分反應、加快反應速率,故答案為:使原料充分反應、加快反應速率;
(3)裝置a中的濃硫酸可易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同時根據冒出的氣泡的速率來控制氣體的通入量,故答案為:②④;
(4)黃銅礦受熱分解生成二氧化硫等一系列產物,分解完畢後仍然通入空氣,可以將產生的二氧化硫全部排出去,使結果精確,
故答案為:使反應生成的SO2全部進入d裝置中,使結果精確;
(5)銅網的作用是除去氧氣,當達到滴定終點時,二氧化硫已經被碘單質消耗完畢,再滴入一滴碘單質,遇到澱粉會變藍,根據反應實質,得到:2I2~2SO2~CuFeS2,消耗掉0.05mol/L標準碘溶液20.00mL時,即消耗的碘單質的量為:0.05mol/L×0.02L=0.0010mol,所以黃銅礦的質量是:0.5×0.0010mol×184g/mol×10=0.92g,所以其純度是
0.92g
1.15g
×100%=80%;
(6)空氣中的CO2與Ba(OH)2反應可以生成BaCO3沉澱,此外BaSO3被氧化成BaSO4均可以導致所以的沉澱的量比二氧化硫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的白色沉澱的量多,
故答案為:空氣中的CO2與Ba(OH)2反應生成BaCO3沉澱,BaSO3被氧化成BaSO4.
答案:
(1)3CuFeS2+8O2
3Cu+Fe3O4+6SO2
(2)否,使原料充分反應、加快反應速率.
(3)②④.
(4)使反應生成的SO2全部進入d裝置中,使結果精確.
(5)除去氧氣 溶液恰好由無色變成淺藍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 80%.
(6)空氣中的CO2與Ba(OH)2反應生成BaCO3沉澱;BaSO3被氧化成BaSO4.
(1)該實驗原理是:CuFeS2在空氣中進行煅燒,生成Cu、Fe3O4和SO2氣體.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CuFeS2+8O2
高溫
.
3Cu+Fe3O4+6SO2;
(2)將樣品研細後再反應,即增大固體的表面積,目的是使原料充分反應、加快反應速率,故答案為:使原料充分反應、加快反應速率;
(3)裝置a中的濃硫酸可易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同時根據冒出的氣泡的速率來控制氣體的通入量,故答案為:②④;
(4)黃銅礦受熱分解生成二氧化硫等一系列產物,分解完畢後仍然通入空氣,可以將產生的二氧化硫全部排出去,使結果精確,
故答案為:使反應生成的SO2全部進入d裝置中,使結果精確;
(5)銅網的作用是除去氧氣,當達到滴定終點時,二氧化硫已經被碘單質消耗完畢,再滴入一滴碘單質,遇到澱粉會變藍,根據反應實質,得到:2I2~2SO2~CuFeS2,消耗掉0.05mol/L標準碘溶液20.00mL時,即消耗的碘單質的量為:0.05mol/L×0.02L=0.0010mol,所以黃銅礦的質量是:0.5×0.0010mol×184g/mol×10=0.92g,所以其純度是
0.92g
1.15g
×100%=80%;
(6)空氣中的CO2與Ba(OH)2反應可以生成BaCO3沉澱,此外BaSO3被氧化成BaSO4均可以導致所以的沉澱的量比二氧化硫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的白色沉澱的量多,
故答案為:空氣中的CO2與Ba(OH)2反應生成BaCO3沉澱,BaSO3被氧化成BaSO4.
答案:
(1)3CuFeS2+8O2
高溫
.
3Cu+Fe3O4+6SO2
(2)否,使原料充分反應、加快反應速率.
(3)②④.
(4)使反應生成的SO2全部進入d裝置中,使結果精確.
(5)除去氧氣 溶液恰好由無色變成淺藍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 80%.
(6)空氣中的CO2與Ba(OH)2反應生成BaCO3沉澱;BaSO3被氧化成Ba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