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不自示,故章——何曾自我尊崇,卻又卓然彰顯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不自示,故章”,是指從不自我尊崇,功德卻愈發卓然彰顯。“示”者,自我尊崇;“章”者,卓然彰顯。“不自示”與“章”,前後之間,既是因果,也是轉折。雖然“不自示”,卻卓然“彰顯”;正因為“不自示”,所以才卓然“彰顯”。這正是參透自然之道、洞察民心之道、具有至高道德和智慧之聖人,方可達到的超然境界。上古之例,莫若虞舜;中古之例,首推文王。
至哉帝舜,功垂千載。
本句,楚簡本缺失,帛書本作“不自示故章”,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均作“不自是故彰”。帛書本最古,且義勝,故本文從帛書本,即“不自示,故章”。
“自”:自己。“自”原是“鼻”的本字,字形也像鼻子的形狀,後來多用於“自己”義,就加聲旁“畀”另造“鼻”字;本義是鼻子,這裡是“自己”。《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說文》作鼻本字。《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示”:尊崇。甲骨文字形作“T”,象祭神的石制的供桌;小篆字形,從二、三垂,二是古文“上”字,三豎代表日月星。本讀“qí”,同“祇”,本義是地神;後讀“shì”,讓人看、顯示。“示”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其義多與祭祀、崇拜、禱祝、禮儀有關。(1)同祇,本義為地神。《釋文》:“示,或作祇。”《周禮˙春官》:“大宗伯掌天神人鬼地示之禮。”(2)示。《說文》:“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從二,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徐曰:二,古上字;左畫為日,右為月,中為星。畫縱者取其光下垂也。示,神事也。古凡宗廟社神祇皆從示。”《玉篇》:“示,語也。以事告人曰示也。”《廣韻》:“示,垂示。” 《蒼頡篇》:“示,現也。”《詩經˙小雅˙鹿鳴》:“示我周行。”《詩經˙大雅˙抑》:“言示之事。”《易經˙繫辭》:“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簡矣。”《禮記˙檀弓》:“國奢則示之以儉,國儉則示之禮。”《尚書˙武成》:“示天下弗服。”《戰國策˙秦策》:“武王示之病。”《楚辭˙懷沙》:“窮不得所示。”《墨子˙尚賢下》:“則不能舉物示之乎?”《老子》:“國之利器不可示人。”《左傳˙莊公八年》:“袒而示之背。”《左傳˙成公十年》:“召桑田巫,示而殺之。”
“章”:彰顯。章,明也,成事成文曰章。本義為“標記”。金文“章”字像用刑刀(“辛”)在奴隸身上刻畫圖形標記的情況;小篆以後訛變為“音”、“十”,遂不可解;本義為“標記”。《易經˙垢卦》:“品物鹹章。”《尚書˙洪範》:“俊民用章。”《孟子》:“不成章不達。”《周語》:“將以講事成章。”《商君書》:“行閒之治,連以伍,辨之以章,束之以令。”
聖哉文王,周德以章。
“不自示,故章”,是說不自我尊崇,功德卻愈發卓然彰顯。“示”者,尊崇;“章”者,彰顯。“不自示”與“章”,前後之間,既是因果,也是轉折。雖然“不自示”,卻卓然“彰顯”;正因為“不自示”,所以才卓然“彰顯”。這正是參透自然之道、洞察民心之道、具有至高道德和智慧之聖人,方可達到的超然境界。上古之例,莫若帝舜;中古之例,莫若文王。
上古之例,莫若帝舜。《史記·五帝本紀第一》載:“舜年二十以孝聞。三十,而帝堯聞可用者,四嶽鹹薦虞舜,曰可。於是堯乃以二女妻舜以觀其內,使九男與處以觀其外。舜居媯汭,內行彌謹。堯二女不敢以貴驕事舜親戚,甚有婦道。堯九男皆益篤。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之人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耕者讓畔,漁者讓居,陶不苦窳,這說明虞舜仁德,身自垂範,鄰近之民,聞風向化;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這說明天下之人,歆慕舜德,爭往從之,天下歸心。虞舜從未自我尊崇,卻卓然彰顯,這便是虞舜崇高的聖德自然所致,因此說,“不自示,故章”。
中古之例,首推文王。據《史記·周本紀第四》,自周后稷為帝堯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至公劉“周道之興自此始,故詩人歌樂思其德”,至古公亶父“復修后稷、公劉之業,積德行義,華人皆戴之”,經季歷而文王姬昌。文王“則古公、公季之法,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歸之。伯夷、叔齊在孤竹,聞西伯善養老,盍往歸之。太顛、閎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歸之。”《史記》又云:“西伯陰行善,諸侯皆來決平,於是虞、汭之人,有獄而不能決,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虞、汭之人未見西伯,皆慚,相謂曰:‘吾所爭,周人所恥,何往為,祗取辱耳。’遂還,俱讓而去。諸侯聞之,曰:‘西伯蓋受命之君。’”文王大行仁政,禮賢下士,耕者讓畔,民俗讓長,以至於虞、汭之人,知恥而歸,諸侯欽敬,天下歸心。周之大興,乃自然也。
嗚呼!虞舜重華,文王姬發,何曾自我尊崇,卻又卓然彰顯!古之聖賢,其境界,又何其高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苟非參透自然之道、洞察人心之道、具有至高之道德與智慧之聖人,又安得臻此化境?而臻此化境之大聖,其王天下,又何其自然也!由此可知,上聖之境界,杳乎天際,我等欣然向化之輩,自當博學、深思、明辨、篤行,以期窺其一二,而“朝聞道夕死可矣”,安可鬱郁乎庸人自擾乎名利?學無止境,當終生行之,信哉!
捉髮吐哺,天下歸心。
《道德經》:不自示,故章——何曾自我尊崇,卻又卓然彰顯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不自示,故章”,是指從不自我尊崇,功德卻愈發卓然彰顯。“示”者,自我尊崇;“章”者,卓然彰顯。“不自示”與“章”,前後之間,既是因果,也是轉折。雖然“不自示”,卻卓然“彰顯”;正因為“不自示”,所以才卓然“彰顯”。這正是參透自然之道、洞察民心之道、具有至高道德和智慧之聖人,方可達到的超然境界。上古之例,莫若虞舜;中古之例,首推文王。
至哉帝舜,功垂千載。
【版本】本句,楚簡本缺失,帛書本作“不自示故章”,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均作“不自是故彰”。帛書本最古,且義勝,故本文從帛書本,即“不自示,故章”。
【釋義】“自”:自己。“自”原是“鼻”的本字,字形也像鼻子的形狀,後來多用於“自己”義,就加聲旁“畀”另造“鼻”字;本義是鼻子,這裡是“自己”。《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說文》作鼻本字。《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示”:尊崇。甲骨文字形作“T”,象祭神的石制的供桌;小篆字形,從二、三垂,二是古文“上”字,三豎代表日月星。本讀“qí”,同“祇”,本義是地神;後讀“shì”,讓人看、顯示。“示”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其義多與祭祀、崇拜、禱祝、禮儀有關。(1)同祇,本義為地神。《釋文》:“示,或作祇。”《周禮˙春官》:“大宗伯掌天神人鬼地示之禮。”(2)示。《說文》:“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從二,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徐曰:二,古上字;左畫為日,右為月,中為星。畫縱者取其光下垂也。示,神事也。古凡宗廟社神祇皆從示。”《玉篇》:“示,語也。以事告人曰示也。”《廣韻》:“示,垂示。” 《蒼頡篇》:“示,現也。”《詩經˙小雅˙鹿鳴》:“示我周行。”《詩經˙大雅˙抑》:“言示之事。”《易經˙繫辭》:“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簡矣。”《禮記˙檀弓》:“國奢則示之以儉,國儉則示之禮。”《尚書˙武成》:“示天下弗服。”《戰國策˙秦策》:“武王示之病。”《楚辭˙懷沙》:“窮不得所示。”《墨子˙尚賢下》:“則不能舉物示之乎?”《老子》:“國之利器不可示人。”《左傳˙莊公八年》:“袒而示之背。”《左傳˙成公十年》:“召桑田巫,示而殺之。”
“章”:彰顯。章,明也,成事成文曰章。本義為“標記”。金文“章”字像用刑刀(“辛”)在奴隸身上刻畫圖形標記的情況;小篆以後訛變為“音”、“十”,遂不可解;本義為“標記”。《易經˙垢卦》:“品物鹹章。”《尚書˙洪範》:“俊民用章。”《孟子》:“不成章不達。”《周語》:“將以講事成章。”《商君書》:“行閒之治,連以伍,辨之以章,束之以令。”
聖哉文王,周德以章。
【簡評】“不自示,故章”,是說不自我尊崇,功德卻愈發卓然彰顯。“示”者,尊崇;“章”者,彰顯。“不自示”與“章”,前後之間,既是因果,也是轉折。雖然“不自示”,卻卓然“彰顯”;正因為“不自示”,所以才卓然“彰顯”。這正是參透自然之道、洞察民心之道、具有至高道德和智慧之聖人,方可達到的超然境界。上古之例,莫若帝舜;中古之例,莫若文王。
上古之例,莫若帝舜。《史記·五帝本紀第一》載:“舜年二十以孝聞。三十,而帝堯聞可用者,四嶽鹹薦虞舜,曰可。於是堯乃以二女妻舜以觀其內,使九男與處以觀其外。舜居媯汭,內行彌謹。堯二女不敢以貴驕事舜親戚,甚有婦道。堯九男皆益篤。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之人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耕者讓畔,漁者讓居,陶不苦窳,這說明虞舜仁德,身自垂範,鄰近之民,聞風向化;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這說明天下之人,歆慕舜德,爭往從之,天下歸心。虞舜從未自我尊崇,卻卓然彰顯,這便是虞舜崇高的聖德自然所致,因此說,“不自示,故章”。
中古之例,首推文王。據《史記·周本紀第四》,自周后稷為帝堯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至公劉“周道之興自此始,故詩人歌樂思其德”,至古公亶父“復修后稷、公劉之業,積德行義,華人皆戴之”,經季歷而文王姬昌。文王“則古公、公季之法,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歸之。伯夷、叔齊在孤竹,聞西伯善養老,盍往歸之。太顛、閎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歸之。”《史記》又云:“西伯陰行善,諸侯皆來決平,於是虞、汭之人,有獄而不能決,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虞、汭之人未見西伯,皆慚,相謂曰:‘吾所爭,周人所恥,何往為,祗取辱耳。’遂還,俱讓而去。諸侯聞之,曰:‘西伯蓋受命之君。’”文王大行仁政,禮賢下士,耕者讓畔,民俗讓長,以至於虞、汭之人,知恥而歸,諸侯欽敬,天下歸心。周之大興,乃自然也。
嗚呼!虞舜重華,文王姬發,何曾自我尊崇,卻又卓然彰顯!古之聖賢,其境界,又何其高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苟非參透自然之道、洞察人心之道、具有至高之道德與智慧之聖人,又安得臻此化境?而臻此化境之大聖,其王天下,又何其自然也!由此可知,上聖之境界,杳乎天際,我等欣然向化之輩,自當博學、深思、明辨、篤行,以期窺其一二,而“朝聞道夕死可矣”,安可鬱郁乎庸人自擾乎名利?學無止境,當終生行之,信哉!
捉髮吐哺,天下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