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cnBeta
-
2 # 走進伊拉克
冠狀病毒將導致有史以來每年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
全球冠狀病毒大流行繼續以驚人的速度展開,奪去了生命、生計和社會的正常運轉,並中斷了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
此前的碳簡要分析顯示,此次危機使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暫時減少了25%,在中國進入封禁期兩個多月後,二氧化碳排放量仍低於正常水平。
隨著數十個國家為應對這一流行病而實施封鎖,一系列廣泛的指標顯示,交通使用、電力需求和工業活動正在被削減。然而,迄今為止,很少有人試圖量化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後果。
迄今為止,大多數全球預測都是基於知情的猜測,或是基於對GDP增速下降的預測。許多人還警告說,排放量將迅速反彈,除非對這一流行病的反應能夠產生持久的結構性變化,實現淨零排放。
在這裡,資料網站收集了冠狀病毒危機如何影響全球能源使用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最新證據,以此來對基於GDP的估計值進行合理檢查。
確定了五個關鍵資料集和預測,涵蓋全球約四分之三的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包括中國和美國、歐盟碳市場、印度電力部門和全球石油部門的全部產出。
對這一資料的碳簡要分析表明,這一流行病可能導致今年20億噸二氧化碳(MtCO2)的減排。儘管這一數字必然不確定,但預計尚未納入分析的國家和部門將增加到總數中。
截至2020年4月15日:這一分析是根據對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的新預測而更新的,該預測顯示,今年的降幅明顯更大。最初的版本將冠狀病毒在2020年的潛在影響定為1600mtco2,相當於2019年排放量的4%。
這一最新的初步估計相當於2019年全球總量的5.5%左右。因此,冠狀病毒危機可能引發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史以來最大的年度下降,超過以往任何經濟危機或戰爭時期。
即使這樣,也無法使1.5攝氏度的全球溫度極限達到。為了將全球變暖控制在比工業化前溫度高出1.5攝氏度以下,本世紀全球排放量每年需要下降7.6%左右(2020年接近2.8億噸二氧化碳)。
換言之,即使二氧化碳減排幅度更大,今年大氣中的碳含量預計還會再次增加。不斷上升的二氧化碳濃度和相關的全球變暖,只有在年排放量達到零的時候才會穩定下來。
2020年4月30日最新訊息:國際能源署預測了此次危機對二氧化碳的影響,預計今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下降8%,約2600mtco2。它利用了最新的資料,覆蓋了全球100%的排放量,而碳簡報的估計是基於僅覆蓋總量75%左右的資訊。
回覆列表
儘管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人們開車和飛行次數減少,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仍在上升。二氧化碳在5月3日達到了歷史上的單日最高值,創下了有記錄以來60多年來從未出現過的水平。根據英國國家氣象局和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科學家週四發表的分析報告,預計年均值也會上升。他們發現,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總量仍在穩步攀升,而大流行的劇烈變化幾乎沒有減緩它的速度。
這些資料表明,為了停止讓我們的地球變熱,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隨著人們在大流行期間居家隔離,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暫時性下降,但不足以消除人類幾十年來燃燒化石燃料造成的破壞。
“人類活動排放的廢氣堆積在大氣中,這並不會消失,”斯克裡普斯海洋學地球化學家 Ralph Keeling說。“二氧化碳的堆積不僅是為了反映了我們現在排放的氣體,也是為了應對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我們所排放的氣體。”
在大流行病期間,人們可能會覺得整個世界彷彿都停擺了,因為有人下令關閉企業,並在大流行病期間就地避難。這對地球熱化汙染的影響已經比2008年的經濟大衰退對碳排放的影響要大六倍。但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今年因COVID-19危機而導致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下降幅度只有8%左右。
非營利組織氣候中心的氣象學家Sean Sublette說:“8%在宏偉的計劃中並不可怕。它對減緩氣候變化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Sublette說:“這就像一個浴缸,你把水龍頭開得最大並持續一段時間時,你把水龍頭關小10%,但還是在往浴缸裡注水。你並沒有真正停止往浴缸注水,你只是把速度放慢了一點。"
5月是關注二氧化碳水平的關鍵時期,因為這時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通常會達到峰值。二氧化碳的濃度在一年中會根據季節的不同而略有波動。在夏季,北半球的植物--土地面積較多的地方--都在“全力以赴地”透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而到了秋天和冬天,它們的活動就不那麼活躍了,當它們的葉子落下並分解時,就會釋放出二氧化碳。這個迴圈最終導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在5月激增,因為春天的植物從無葉變成了茂密的植物,而隨著夏天的到來,二氧化碳濃度又會下降。
自1958年夏威夷冒納羅亞天文臺開始記錄以來,每年的二氧化碳濃度都會在這個時候達到峰值。從1958年5月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318ppm,到這個月的歷史最高值的418.12ppm。這一上升趨勢被稱為“基林曲線”,是以開始測量的科學家查爾斯·戴維·基林的名字命名的。
戴維·基林的兒子拉爾夫表示,要使這一曲線變平,排放量需要永久性地減少至少50%。這可能需要行為上的改變和結構上的徹底改變相結合。“變化太大了,不能指望僅僅因為個人的選擇就能實現,”他說。
最終,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說法,到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需要幾乎達到淨零排放,才能避免氣候變化的最壞情況。